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清平乐 陈允平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清平乐

陈允平

凤城春浅,寒压花梢颤。有约不来梁上燕,十二绣帘空卷。 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独上阑干。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

这是一首描写闺妇之思的小词。“凤城”即南宋京城临安。盖此词作于词人蛰居钱塘之时。“春浅”言初春,点明时节。“寒压花梢颤”,因时为初春,故残寒肆虐,花梢打颤,“压”字给人以寒气如磐的沉重之感,这不仅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而且也暗示着人物怨恨的特有心境。这是融情入景,以景衬情。“有约”一句言燕子不见踪迹,乃因春浅寒重之故。此写燕,实用以寄托思妇的重重心事。说“有约”,是嘱燕传递天涯芳信,但燕竟至于违约不来,故接用“十二绣帘空卷”一句,将闺妇思夫的烦恼无端迁怒到燕子身上。“十二绣帘”,夸张用语,泛指帘幕。燕巢梁上,垂帘妨碍燕子活动,故须卷起。“空卷”一词,寓有思妇盼燕归来的急切和对梁燕不来的惆怅与空虚,思妇在峭寒中翘首痴盼的情态,毕现于纸上。

下片之结构,全由上片结句而来,正面抒写思妇的相思幽怨之情。见秋千而触动旧欢,用“去年”轻轻一勾,引出往昔情事,荡起一层幸福的涟漪。“今年独上阑干”一句,忽又跌入眼前“独上阑干”的寂寞凄苦之情。去年今日,一欢一恨,对比鲜明。结句转入幽怨。意由唐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来。埋怨所爱的人不能及时惜花,似此误了花期,难道要“直待花残”不成!相思之重,故埋怨之深。

全词所写不过是缠绵悱恻的闺怨之情,但艺术上自有其鲜明的风格和特色。就结构而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也没有奇变,而是“本制平正”(张炎《词源》),虽然不能反映大起大落的感情变化,却正好适宜于表现幽怨之思,含蓄之情。就人物而论,无一句涉及女性的体态服饰,写其轻嗔薄怒之态,人却隐而不露,这是典型的雅正作风。再就语言而论,也是清而不丽,含蓄婉转。铭心刻骨的相思一诉诸文字,却成了“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这里,没有大胆露骨的急切表示,也没有强烈指责的语气,有的只是“十二绣帘空卷”的惆怅痴盼,和平婉曲但含思凄惋,而思妇的情态及思绪的微澜,却又描画得那么生动传神。在宋末,西麓词是以雅正为尚的,周济说他“疲软凡庸,无有是处”,是“馆阁词”, “乡愿之乱德也”,以此词观之,未免太过。南海伍崇曜跋《日湖渔唱》,曾标举此词下片云:“清转华妙,宜玉田生秀冠江东,亦相推挹矣。”这“清转华妙”四字,道出了本词的艺术特色。

(陈耀东)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