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飞蛾赋 鲍照 |
释义 | 飞蛾赋 仙鼠伺〔1〕,飞蛾候明。均灵舛化〔2〕,诡欲齐生〔3〕。观齐生而欲诡,各会性以凭方〔4〕。凌燋烟之浮景〔5〕,赴熙焰之明光〔6〕。拔身幽草下〔7〕,毕命在此堂。本轻死以邀得〔8〕,虽糜烂其何伤?岂学山南之文豹,避云雾而岩藏〔9〕。 注释 〔1〕仙鼠:蝙蝠。 〔2〕舛化:不同的变化。 〔3〕诡:异。 〔4〕会性:适应本性。凭方:施展技艺。 〔5〕凌:凌逼。浮景:升腾的光色。 〔6〕赴:奔赴,往。熙焰:明亮的光焰。 〔7〕拔身幽草下:从幽草下飞出。幽:昏暗,地下。 〔8〕邀:招引。 〔9〕文豹:豹皮有文彩,故谓。 鉴赏 鲍照是一位才华横溢,卓然不群的杰出诗人和辞赋家。但由于出身寒微,受到当时门阀制度的压抑,终生不得志。他曾在《拟行路难》诗中写道:“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寒门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苦闷,仕途的艰辛,以及社会现象的不合理,鲍照是有着深切体会和认识的。他在慨叹险衅日生的政治局面给寒门士人带来不幸的同时,更看到了黑暗的政治局面与严酷的文化专制,使得寒门士人随时都有被弃和被杀的可能。目睹他们临深履薄的处境,看到不少文学家屏息累足,依阿俯仰以求全身的社会现实,在重重的压力面前,鲍照始终没有与那浊溷不堪的社会同流合污,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个性。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曾有过强烈的反映。在此情况下,这篇《飞蛾赋》便鲜明地反映了作者的思想与个性。 “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历来为明哲保身者所警戒。而鲍照在这篇小赋中却反其意。他认为“仙鼠伺,飞蛾候明”,各有自己的特性。“均灵舛化,诡欲齐生”。世上万物,由于天赋不同,其性灵各异,变化不同。“观齐生而欲诡,各会性以凭方”,它们各凭自己天赋的技能,以显示不同的特性。飞蛾为了追求光明,凌燋烟、趁浮景,“拔身幽草下”,投入熙焰中。本置生死于度外,虽烈火焚身,堂上毕命,亦毫不畏惧。岂能学南山之文豹,为了保全性命,深藏于山岩云雾之中? 作者对事物的看法,不同于流俗。他歌颂飞蛾为寻求光明而奋不顾身,“凌燋烟,赴熙焰”,糜烂以死,壮烈牺牲的献身精神。同时也指出山岩隐居,藏身保命的文豹之不足学。在这篇小赋中,作者咏物抒怀,夹叙夹议,以锤炼精工的语言,烘染出自己在生活中的亲切感受。从飞蛾候明的特性,抒写自己的人生态度,爆发出顽强不屈的精神。形成了这篇小赋的突出特色。 反衬的艺术手法,增强了这篇小赋的形象性和感染力。作者先以仙鼠“伺”,来反衬飞蛾“候明”,从而说明生物之间的不同特性。再以深山保命的文豹,反衬“虽糜烂其何伤”的飞蛾。突出表现了飞蛾勇于献身的精神。通过反衬,显示作者的褒与贬,加强了全文的说服力。 奔放的感情,新奇的想象,为这篇小赋增添了瑰丽的浪漫主义色彩。那璀璨的光焰,诱人的“浮景”,就是招致飞蛾为之献身的魅力。从而展现了飞蛾栩栩如生的、有感情、有活力、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点染了这篇小赋的抒情特色。 这篇《飞蛾赋》,笔力挺拔,命意新奇,语言洗练,颇有气势,表现了鲍照咏物小赋的风格特色。 |
随便看 |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