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翠鸟 蔡邕 |
释义 | 翠鸟 庭陬有若榴〔1〕,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2〕,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3〕,雌雄保百龄。 注释 〔1〕陬(zōu):角落。若榴:木名。 〔2〕虞人:古代掌山林苑囿及田猎的官。机:指捕鸟器。 〔3〕素:真诚,心地善良。 鉴赏 此诗的大意是:翠鸟历尽艰难险恶,终于有所依托,因此而感到庆幸。诗中隐隐透出弱者求生存的悲哀,尽管这意绪是淡淡的,被暂得安生的欣喜掩藏着,还是可以让人感觉得到。 诗显然是有所为而作。蔡邕的一生十分坎坷。在他四十六岁那一年曾遭宦官构陷,与家属一起流迁朔方,路上几次被人行刺,都幸免于难。九个月后遇赦,又在归途中得罪了五原太守王智而被密告“怨于囚放,谤讪朝廷”。在这种险恶情势下,他不得不“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在吴时,“往来依太山羊氏,积十二年”(范晔《后汉书·蔡邕传》)。蔡邕这段经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翠鸟》一诗。但蔡邕同羊氏的关系,和诗中所写的翠鸟与主人的关系,并不能等同,因此,对诗的内容毋宁理解得宽泛一些,而不可扣得太死。 本篇在五言诗发展上颇有值得注意的地方。 首先一点,是讲究章法和布局。先写绿叶丹荣的若榴树,再引出翠鸟时时来集,两层意思关联很紧,使环境和所咏主体融为一体。读者自会从中得到这样的启示:幸脱“虞人机”的翠鸟来此栖息是得其所。这就为后面诗意的生发奠定了基础。接着五、六两句极写翠鸟的欣悦,以及经过休整后焕发出来的荣光和神采,成为全诗的最生色之笔。至此,对翠鸟脱险后依托得所的诗意作足。以下自然地揭出“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的主题。其中包含着对主人由衷的感戴之情。最后两句是希望能长久生活在这乐土中,而不复忧虑惊扰和伤害,并表示自己唯有一颗驯顺之心,以此回报主人的厚德,不胜拳拳之意。这个结尾,用意深长,很耐咀嚼。本篇显然不同于汉代民歌那样直言其情,直叙其事,也不像古诗一类文人诗那样“凿空乱道”,略无经营。 其次,是注意字句的锻炼。如将动词和形容词关联在一起,因而收到相得益彰的表达效果。“碧色”由“回顾”而“生”,“缥青”因“动摇”而“扬”,以动作显示形色神态,以形色神态映现其内心的欣喜之情。这两句采用的是动词、形容词的多重对仗,从而加大了诗的密度,各意象之间又可以交错映现,呈现出多种姿色。又如将“绿叶”配“丹荣”,“缥青”对“碧色”,显得和谐而有变化。此外,如“生”和“扬”之类的词语,都可以见出用字的功夫。 总的说来,这篇诗文胜于质,字句间颇有刻削的痕迹,这标志着文人五言诗发展的重要一步。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