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沔水 诗经
释义

雅·小雅

沔水

沔彼流水,〔1〕

流水盈盈向东方,

朝宗于海。

百川归海成汪洋。

彼飞隼,〔2〕

天空隼鸟任疾飞,

载飞载止。

飞飞停停不慌忙。

嗟我兄弟,

可叹同姓诸兄弟,

邦人诸友,

可叹朋友和同乡,

莫肯念乱,

无人考虑国事乱,

谁无父母?

你们难道没爹娘?


沔彼流水,

流水盈盈向东方,

其流汤汤。〔3〕

浩浩荡荡入海洋。

彼飞隼,

天空隼鸟任疾飞,

载飞载扬。〔4〕

扇动翅膀高翱翔。

念彼不迹,

上边做事没准则,

载起载行。

坐立不安我徬徨。

心之忧矣,

心忧国事这模样,

不可弭忘。

终日焦虑不能忘。


彼飞隼,

天空隼鸟任疾飞,

率彼中陵。

沿着山陵高翱翔。

民之讹言,

民间谣言纷纷起,

宁莫之惩。〔5〕

不去制止真荒唐。

我友敬矣,

告我友朋须警惕,

谗言其兴。

谗言蜂起要提防。

(程俊英译)

注释

〔1〕沔(miǎn):水流盛满。

〔2〕(yù):鸟飞的样子。隼:一种凶猛的鸟,鹰属。

〔3〕汤(shāng)汤:水大的样子。

〔4〕扬:往上升。

〔5〕惩:制止。

鉴赏

这是一首忧乱的诗。平王东迁后,周室衰微,诸侯不再拥护天子,镐京一带,危机四伏,作者忧虑,故作此诗。

全诗三章,第一、二章各八句,用“流水”起兴,第三章六句,没有“流水”句,朱熹《诗集传》说“疑当作三章,章八句,卒章脱前两句耳”。这首诗用盛满的流水和疾飞的隼鹰起兴,随着诗人思路的开展,诗人分别用流水和飞隼的不同形态来引出自己心中深深的忧虑。第一章,诗人通过盛满而朝宗于海的流水和时起时落的飞隼,写出在和平、宁静的环境中隐伏着深重的危机,可是自己周围的人,不论是亲属朋友还是同居一邦的国人,谁也没有认真地对待这些隐患。灾难逐渐逼近,眼下这种安宁太平的日子能维持多久呢?一家之中,父母兄弟、儿女子孙共聚一堂同享天伦之乐的日子只怕也不多了。“谁无父母”一句把国家的安定和家庭的幸福连在一起,言近意远,切入肌肤、发人深省。第二章用汹涌浩荡的水流、冲击长空的猛禽渲染了一种动荡不安的情绪,与此相应的是诗人耳闻目睹那些不循正道的人正飞扬跋扈、横行无忌,天子的权威被公然蔑视。对此,一直为国担忧的诗人更感到压在心头的忧伤与日俱增,既没法排解,更不能忘怀。第三章从顺着山岭飞去的隼鹰联想到不翼而飞、四处流传的谣言,它扰乱人心,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可是没有人来制止这些谣言。诗人因此痛心疾首,他再一次呼吁他的朋友们警觉起来,谨慎地供奉自己的职责,不要让陷害人的谗言有可乘之机。从全诗的口气来看,本诗的作者是一个当权的贵族,他深以周王室的兴隆为己任,又痛感自己孤掌难鸣,“我友敬矣,谗言其兴”是他对自己同僚的大声疾呼,诗人止不住的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8: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