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晚次崞县 朱彝尊
释义

晚次崞县

朱彝尊

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

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

鉴赏

“崞(ɡuō)县”,今山西省原平县。康熙四年(1665)春的一天傍晚,朱彝尊来到崞县寻找安顿之处。面对北方春寒中的荒凉情状,他写下此诗,以寄托旅情。

既然是初到一处,就先写一地的印象:“百战楼烦地,三春尚朔风。”“楼烦”,春秋时北狄国,战国时为越所灭。其地在今山西省西北部,后有楼烦郡、楼烦县。晋时楼烦县在崞县东十五里,因楼烦乃古战场,甚至明末清初的农民起义和清兵入关,均在此发生过战争,故云“百战”。百战之地,免不了天阴鬼哭,风悲日曛,因此三春尚有朔风怒号。

朔风迎面而来是给人的第一印象。进一步的印象:“雪飞寒食后,城闭夕阳中。”《荆楚岁时记》:“冬节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在寒食节以后,还有纷飞之雪花;夕阳尚未落山,而城门却已经关闭了。“雪飞”句承“三春”句而来,写萧杀,乃自然因素所致。“城闭”句则是继“百战”句而言,写荒芜,乃人事因素所致。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诗人又是旅途奔波,当然有无限感慨:“行役身将老,艰难岁不同。”“行役”原指外出服公役,这里称旅途做客。所谓“身将老”,朱彝尊是年三十七岁,并非真是行将老朽,而是指在清兵入关至今的二十余年岁月中,自己尚一事无成,只是在东奔西忙中消耗时光。而年年岁岁所经历的磨难,却各不相同。

自己是历尽千辛万苦,那么旁观他人的境遇又是如何呢?“流移嗟雁户,生计各西东。”唐代称流移无定的民户为“雁户”。诗人在旅店所遇,主要是这样的雁户。他们因天灾人祸而流离失所,为生计而奔走东西,但是,像崞县这样的环境,并不能让他们生存下去,看来又得流浪他乡了。

这首诗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情,在篇幅上似乎分得很开。但是,如果仔细欣赏,就不难发现景与情的一致:都很凄凉。用这样的情来描写这样的景,再用这样的景来衬托这样的情,其实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有机统一境地。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4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