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卜算子 刘克庄 |
释义 | 卜算子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鉴赏 词中有问答体,或上片问、下片答,或随问随答,为常见的问答方式。这首词上片提出一问,下片复提出一问,上下片所问却是针锋相对,互不相容的,终于有问无答,显得非常别致。上下片提问的方式相同,都是用的反证法。如果把上下片分开来看,并不是有问无答,答案乃包含在所问之中。上片问:如果说天公不爱惜花,那么花片如蝶翅舞动,花朵如猩红(像猩猩血的鲜艳红色)照眼,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岂不都是天公之所作成?其答案自当承认“天公惜花”。但下片接着反问:如果天公果真惜花,那么无端风雨,断送春花,树头繁花,一夕顿尽,岂不都是天公之所摧残?其答案又当承认“天公不惜花”。因此,上下片合起来看,两个答案竟是对立的与排他的,相互冲突,彼此否定。正确的答案,则当在它们两者之外。其实刘克庄这首词虽有点近乎游戏笔墨,但设问甚巧,所问的绝不是无关宏旨的花花草草的小事。他就冥冥之中的“天公”与花事的关系发生质问,推而广之,世间万物也莫不可作此一问,无异于一篇以花事为题的具体而微的“天问”。真正的答案既在词中,又在词外。岁岁花开,年年花落,花事的荣枯盛衰,一任大自然的客观运行,实无关乎“天公”的“惜花”与否。“万物兴歇皆自然”,这才是刘克庄本来想说,但在词中透露其意而未及明说,以留待读者说破并从中得出自己结论的真正的答案。 这首词诙谐风趣,具有幽默感,令人玩味有得。其写法或仿效苏轼。苏轼《泗州僧伽塔》诗记僧伽塔往来人都于此祈祷顺风,他就举了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来说明“神物有灵”的虚妄:“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若使人人祷辄遂,造物应须日千变。”人们的地位、处境不同,愿望也往往相反。耕者、刈者、去者、来者,他们彼此对立、相互冲突的愿望,“造物”(“天公”)怎么能够同时一一给予满足呢?刘克庄此词就用了类似苏轼的手法,从揭露其内在矛盾来否定其本身存在。纪昀评苏轼《泗州僧伽塔》诗云:“极力作摆脱语,纯涉理路而仍清空如话。”涉及理路而轻灵自然,可谓刘克庄此词的特点。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