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诗:

 

词条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释义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元结

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

【鉴赏】 此诗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其山水诗有清新自然的特色。诗前序言交代写作背景,叙述作者在闲暇时分与友属来到石鱼湖上饮酒的事及作者对此事的感受。诗人写畅饮时倚岸伸臂在石鱼的凹槽中舀酒,好似是身靠着巴丘山,向君山顶舀酒,可见醉意朦胧又兴致极高,故而诗人与友人坐于载酒的小船在湖光中飘飘荡荡时,就飘然写了这首诗来赞美。此诗主要表现悠闲自在的生活,反映封建士大夫以酒为戏、借饮取乐的生活情趣。

一、二句写石鱼湖景色,将小小的石鱼湖比作浩渺的洞庭湖,又拿洞庭湖中的君山再比小小的石鱼,可谓想象力丰富又充满奇趣,浪漫之情自是“醉”意盎然。三、四两句作者再作比喻,以山为樽,以水为酒,沙岛上个个都是酒徒,一片醉意天地间,自有一股豪放潇洒之气充溢漫山遍野。

五、六两句平写,任长风大浪连日发作,也不能阻挡运酒的小舫,可见这帮酒徒对酒的重视与执着,也衬托酒之美好令人欲罢不能。

前三联的比喻与夸张尽显作者内心豪放与醉意,尾句作者更是手持长瓢,稳坐巴丘山,为友属斟酒催促一同痛饮。只是若说作者此时已陶醉山水美酒、显露豪放之举,那么结尾“散愁”如何理解?结合作者身世背景,可知他时任道州刺史,正值国家多事,天下扰攘,百姓赤贫困苦,朝廷却横征暴敛。作者对此虽愤恨不已,但身为官吏,又不能违命,于是只有打算待罪免官,携带家小,隐居江湖,以终余年(见元结《贼退示官吏》)。

此诗中作者与友属“载酒于湖上”和“遍饮四坐”而“时取一醉”,以“醉”写景写情,有借酒消愁、发泄政治失意的苦闷之意。但纵观全诗,平易中有逸趣,质朴中不乏豪气,就可知作者的举杯“散愁”并非真意,他与友以酒为戏,借饮取乐,仍是表达生活情趣与及时行乐的思绪,抒发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

此诗为古体杂言诗,句式上学习民歌形式,不拘长短,三句或两句一换韵,诗句朴素清新,朗朗上口,意蕴深长。写作方式上,以朴素的笔墨,倾诉真情实感;以白描的手法,勾勒景物。此诗不尚辞藻,不事雕琢,显示出元结诗真率古拙、平直切正的特色,被后人评为作者诗中清闲自然、形象丰满的篇章。

作者:阮森丽
:乐云 主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武汉:长江出版传媒崇文书局.2016.第89-90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96条唐诗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诗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9:1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