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虞美人 冯延巳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虞美人

冯延巳

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 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

这首《虞美人》以男主人公的口吻抒情,将他失去情侣的悲哀娓娓道出,凄惋动人。词中抒情主人公的悲哀,来自于他那甜美的爱情生活的毁灭。毁灭前的爱情生活越是幸福美满,便越是显示出毁灭的悲哀。因此,词上片的开头便“蓄势于前”,极写男欢女爱的热烈场景:“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拂拂”,风吹动貌。“横秋水”,这里指男女之间频送秋波。风和日丽的春天,微风吹拂,绿树丛中掩映着鲜红的花朵,一男一女遥遥相对,频送秋波,传递着相互爱慕的信息。接着,词意顺流而下,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化作一条奔流不息的溪水:“只知长作碧窗期。”“碧窗”,碧绿色的纱窗。在唐宋诗词中,“碧窗”二字往往指代男女欢会之处。李白《寄远十二首》其八云:“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李诗是写对“碧窗期”的怀念,冯词是写对“碧窗期”的憧憬。这憧憬中的“长作碧窗期”,或许是他们的山盟海誓,颇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情味。如果说以上是“蓄势于前”,那么,接着便是“急转于后”,以“谁信”二字标志出峰回路转:“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陆游《钗头凤》中有“东风恶,欢情薄”句,冯延巳这首《虞美人》词中的“东风”似亦是此意,以“东风”无情比喻破坏男女爱情的恶势力。“彩云”,指代抒情男主人公所钟情者。这是古典诗词中时常呈现的一个意象,李白《宫中行乐词》中有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归。”冯词中的“东风吹散彩云飞”,是说无情的东风吹来,彩云般的恋情也消散无踪了。由此可见,上片的妙处在于巧用了“蓄势于前,急转于后”的结构方法,这就使词意在峰回路转中激起了悲哀之情的浪花。

过片是虚实转捩处。由上片写实事实景转为写梦境:“银屏梦与飞鸾远。”现实生活中是人去楼空,情侣远去。但这位男主人公却在碧窗下、银屏旁相思成梦,在梦境中重温那种鸾凤和鸣式的爱情。这写梦境的虚笔一晃,使过片如异军突起,摇曳生姿。接着,词中又出现了笔锋陡转,以“只有”二字点破美梦,再转回到现实的环境之中:“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溶溶”,形容月光荡漾。在这月光溶溶的美好时刻,很容易使人从月圆联想到人团圆。但此时此刻却是帘卷堂空,其失去情侣的悲哀不言而喻。对此,词人用“杨花零落”、“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等多种意象叠加的手法,极力加以渲染。无论是以“杨花零落”写景而兼及时令,还是以“尘掩玉筝弦柱画堂空”写物而兼指情侣,都凝聚着沉重的失落感,写人去堂空,怅恨不已。“画堂空”,是反用崔颢《王家少妇》的诗意:“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崔诗写少妇“入画堂”,冯词反写“画堂空”,以“空”字换“入”字,便将崔诗中所描写的那种鸾交凤友的男女情爱化为泡影。由此可见,一个“空”字,更加开拓了词中的情感空间,注入了无限的悲凉之情。

如果说,“蓄势于前,急转于后”的结构方式,有利于创造“深美闳约”的艺术境界,那么,浓丽中见悲凉的风格,则在唐五代词中别具一格。这就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指出的,冯延巳的词品殆近于“和泪试严妆”。这首《虞美人》写男主人公失去情侣的“和泪”之悲,但偏偏如同女子那样作“严妆”之丽。无论是上片中的“碧窗”、“彩云”,还是下片中的“银屏”、“珠帘”、“玉筝弦柱”和“画堂”等等,都是色彩浓丽之物,透过它们来表现悲哀,将“严妆”之丽与“和泪”之悲交织成别具一格的悲剧。

(陈书录)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