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喜迁莺 冯去非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喜迁莺

冯去非

凉生遥渚。正绿芰擎霜,黄花招雨。雁外渔村,蛩边蟹舍,绛叶满秋来路。世事不离双鬓,远梦偏欺孤旅。送望眼,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 慵觑。清镜里,十载征尘,长把朱颜污。借箸青油,挥毫紫塞,旧事不堪重举。间阔故山猿鹤,冷落同盟鸥鹭。倦游也,便樯云舵月,浩歌归去。

这首词可能写在南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十一月。当时作者因受专横恣肆的丁大全的排挤而被罢官,于是,一叶扁舟,准备归返故里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在归途中,作者触景生情,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喜迁莺》,回顾了他往日的宦海生涯,表达了他坚决离弃官场、隐居以终的思想情绪。

上片起句“凉生遥渚”至“绛叶满秋来路”六句,是写眼前景。“遥渚”、“绿芰”、“渔村”、“蟹舍”,皆是舟行所见景;“凉”、“霜”、“黄花”、“绛叶”,皆是具有季候特征的感受与景物。十一月,如果在北国,恐怕已冬景萧萧,但在江南,却是黄花绛叶,宛若深秋。说“来路”,正是说“归路”。作者于宝祐四年的上半年被召为宗学谕(宗室子弟学校的教官),而以十一月罢官返里,“来路”尚记忆犹新,应诏而来时,一路青翠,至此则红叶满路了。“来路”一句,读来平平,不动声色,实际上感慨系之,宦海浮沉,仕途坎坷,种种感慨,暗寓其中。“世事不离双鬓”,正是作者这种种感慨的正面表述。双鬓是世事的反映。世事艰难,催人衰老,使双鬓朝如青丝暮成雪!作者的归途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据《宋史》本传记载,冯去非“舟泊金焦山,有僧上谒。去非不虞其为大全之人也,周旋甚款。僧乘间致大全意,愿勿遽归,少候收召,诚得尺书以往,成命即下”。显然,丁大全用了先打后拉的手段,逼迫冯去非就范。“远梦偏欺孤旅”,实指可能就是这件事。去非对丁大全的伎俩,既表示愤怒,又觉得好笑,所以词中接下去写道:“但凭舷微笑,书空无语。”“微笑”,既是对丁大全之流嗤之以鼻,也是作者在诀别官场之后心境坦然的表露。“书空无语”,是用东晋殷浩的典故。《世说新语·黜免》载,殷浩被废,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书空”,用手指在虚空中写字。这个典故用得很贴切,作者位虽不及殷浩,但怀抱相似,遭遇(被废)相同。作者对这种不公平的遭遇,无话可说,只有(“但”)书空无语而已。显然,幽愤之情,溢于言表。

下片换头由映入“清镜”里满面征尘的自我形象,转入对仕途往事的回忆。“慵觑”,懒得看,实际上是不忍看。“十载”句,据《宋史》本传,去非从淳祐元年(1241)中进士之后,踏上仕途,其间有一段时间弃官离职;宝祐四年,被召为宗学谕,不久罢官,前后算来,他的仕途“征尘”生活,也不过十年左右。“长把朱颜污”,沉痛之中,杂有愤恨,对当时官场的批判,深刻犀利。《世说新语·轻诋》云:“庾公(亮,字元规)权重,足倾王公(导)。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尘污”一词,主要用它政治上的寓意,矛头直指权奸丁大全之流。“借箸”、“挥毫”两句,是具体回忆自己仕途生活中可以纪念的内容。“借箸”即出谋划策,出于《史记·留侯世家》。“青油”即青油幕,以青绸为之,此指军中帐幕。唐韩愈、李正封从征蔡州时驻于郾城,夜会联句,有“从军古云乐,谈笑青油幕”句。“紫塞”本指长城,晋崔豹《古今注》说,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称紫塞。在冯去非生活的南宋后期,无“挥毫”于长城的可能。这里的“紫塞”,是泛指北方边塞,冯去非“尝干办淮东转运司,治仪征”(《宋史》本传),仪征地处南宋的北边境,比作“紫塞”,亦无不可。从“借箸”、“挥毫”两句看,冯去非智谋超常,辞翰华赡,所以能在公卿间出谋运策,在边塞之上倚马挥毫。可是啊,眼前已被罢官,“借箸”云云,已成陈迹,作者用“旧事不堪重举”一笔结束过去,同样寓有不堪回首的沉痛。“间阔”以下,转写隐逸志趣。“间阔”、“冷落”云云,承“十载征尘”而来,对久违的“故山猿鹤”、“同盟鸥鹭”有抱歉之意,同时又开启结句的“倦游”一层,关联开合,脉络井然。结句则形象而明快地写出了归隐的行动。“樯云舵月,浩歌归去”,潇洒而决绝,其意境、形象似可与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名句“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媲美。

这首词不仅思想内容较好,在艺术技巧上也比较成功。《蕙风词话》卷二曾全首引录,并说“此词多矜炼之句,尤合疏密相间之法,可为初学楷模”。矜炼之句确实不少,如“擎霜”、“招雨”,一“擎”一“招”,把“绿芰”、“黄花”傲霜斗雨的精神状态写活了;“樯云舵月”句的“樯”、“舵”,皆名词用作“意动词”,即以云为樯,以月为舵,形象丰富,造语空灵而秀美,给人以高逸骚雅、飘飘欲仙之感,与写归隐的内容极相贴合。词中对句较多,有逐句对,如“绿芰擎霜,黄花招雨”, “雁外渔灯,蛩边蟹舍”, “借箸青油,挥毫紫塞”等;而“樯云舵月”则是句中对。工稳的对句,不仅矜炼优美,而且易于铺排,展示的生活内容、形象画面都比较大,以较少的文字表现较多的内容,这就是常说的“密”。但就全词来说,我们读起来却不觉其“密”,更没有因对句较多而造成的板滞感。原因就在于作者恰当地穿插使用了散体句。对句密丽,散体清疏,对句与散体参差成文,这就是况蕙风所说的“尤合疏密相间之法”。仅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说,冯去非的填词工力,非等闲手笔可比;这首词指示了某些作词门径,被誉为“初学楷模”,也是当之无愧的。

(邱鸣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8:5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