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临江仙 徐昌图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词一开头,便唱叹而起,大有“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郑谷诗)之慨。“饮散离亭”,友人们终于挥手别去,从此孑然一身,浪萍难驻,作孤蓬万里之游!起首就把伤别之情与身世之悲打成一片,用笔厚重深沉,凄凉无限。

甫登行程,便已回首,然而如烟似雾的杨柳早已遮断了望眼;只得放眼向前方望去,见到的是残阳如醉,孤雁远征。开头以情起,到这里已经完全融情入景。所有景语,尽成情语。“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离人的眼中之景,正反映出离人的心中之情。以此为歇拍,境界阔大,意味悲凉,不减柳永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雁称“孤雁”,日称“寒日”,孤单感加上向晚的寒意,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晚霞吐红,本是丽景;然而伤心人别有怀抱,在流浪人眼中看来,却是红光惨淡,透出寒意,这也是移情于景。

下阕全是设想。过片“今夜画船何处?”,以一问提起,遂引出一系列愁情,举重若轻,毫不费力。意思是:此刻愁绪犹可,只怕到了夜间,潮平水落,泊舟岸边,月映清淮,夜色茫茫,其寂寞凄清之况,又何以堪?尤难耐者,在酒消人醒之后,万籁俱寂之时,往事难省,前途难测,种种感触,伴随别意离忧,齐涌心头,化为浓愁,更兼其时残灯明灭,孤枕梦浅,五更风起,暗浪拍船,——此时此境,此种苦味,又当如何排解啊!

过片一气流转而下,笔力酣畅,直贯篇末;且层层加深,步步递进,呜咽不尽,称得气足神完。末尾说到“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即此顿住,深深可味。贺裳《皱水轩词筌》云“凡写迷离之况者,止须述景”, “不言愁而愁自见”,正是此意。

下片妙处全在虚境实写,化虚为实,大做文章,写足羁旅之情。似此伤别词,从别时写到别后,似乎已写尽;却更把思绪延长,推想到途中旅况,虽是题外之语,却又正是题内之义。非如此便不足以尽吐飘泊者胸中郁积之闷,非如此亦不能成此唱叹有情之作。

柳永《雨霖铃》词深受此词写法影响,却将下阕内容,全部纳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中,以少许胜多许,更觉凝练。徐词中月映清淮的朦胧夜色,浮荡着一种莫名的哀愁;到了柳永笔下化为杨柳晓风、残月渐隐的凄清之景,其中饱含着咀嚼不尽的黯然销魂的情味,也显出不同。再者,柳永所写,乃儿女握别、柔肠寸断之情,故啮齿叮咛,声情激切,全用入声韵,尤觉顿挫含悲。结尾处更是痛陈其情,一任感情的潮水奔注。徐词却趋于苍凉,是天涯沦落人的浩叹,措词也较含蓄深沉,过片、煞尾均是以景结情。用洪声平韵,缓缓道来,亦觉浑厚。柳词如高峡奔波,迸珠溅玉;徐词如河水平缓,其下却埋伏着急流。二者格调有异。在艳词充斥的五代词坛上,此篇堪称高调别弹。

(孙映逵)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3: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