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女冠子(元夕) 蒋捷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女冠子

蒋捷

元夕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

不论是北宋还是南宋,在所有的节日中,以元宵最为热闹,也以元宵最为人所重。而在国破家亡之时,这个节日又最容易引起人们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最易牵动人们的故国之思。关于元夕,蒋捷写过不只一首词,有宋亡之前的,也有宋亡之后的。这首元夕词系宋亡后所作。作者通过今昔元宵的对比和内心感情活动的抒发,表现了他对故国的深切缅怀。

词中的今昔对比或交错进行,或将二者绾合在一起。“蕙花”六句写昔。作者一开始即沉入了对过去元夕的美好回忆:兰蕙花香,雪霁天晴,街市楼馆林立,亭台楼阁之中池波荡漾,宛若画图,尽是一派迷人景象。这样便从景物、天气、繁华的街市几个方面对元夕的节日氛围作了充分的渲染。下面进一步接写元夕的热闹场景:在和煦的春风中,酒旗飘拂,舞榭歌台,笙箫齐奏,大有“仙乐风飘处处闻”的胜概。(宝钗楼,本为咸阳酒楼,此处泛指歌楼酒肆。)更有琉璃彩灯,光耀夺目,如同白昼。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禁中尝令作琉璃灯,其高五丈”,又地方进贡之灯“或以五色琉璃而成”。那令人陶醉的音乐,那壮观的灯市,给人留下极为强烈的印象,至今仍使词人感到历历如昨。“而今”三句写今。“而今”二字是过渡,既点明前面所写系昔日情景,又启下描写今日元夕景况。“灯漫挂”,是随随便便草草地挂着几盏灯,与“琉璃光射”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从正面写今宵的冷清、暗淡。“不是”两句既从否定的方面写今夕的萧索,又从中带出昔日的繁华。“暗尘明月”用唐苏味道《上元》“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诗意,以补足“那时元夜”月华流照的美妙景色和车水马龙的盛况。这两句今昔绾合,笔墨经济简省。以上是从节日活动方面作今昔对比。“况年来”两句,从表情来说是推进一层,同时又是今昔不同心情的对比。而今元宵的冷落本已令人兴味索然,何况这些年来对这一切早已心灰意懒,更怕出去观灯戏耍了。蛾儿,即闹蛾儿,用纸剪成的玩具。这里表现的和李清照《永遇乐》“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表达的心情是完全一致的。写这种暗淡的心情是近些年来才有的,即暗示出从前的游兴之高,从前戏耍的尽情尽兴。

下阕“江城”句承“灯漫挂”,从灯市时间的短促“人悄初更打”续写今宵的冷落,并点明词人度元宵的所在地——江城(即原南宋首府临安,因位于钱塘江北岸,故称)。下面数句直至词末,一连用了“问”“但”“待把”“笑”等几个领字,一气直下,写出了自己内心的悲恨酸楚。“问繁华”两句用倒装句法,提出有谁能再向天公借来繁华(恢复故国)呢?其含义有三层:一是以“繁华”二字作为对过去的总结;二是说明繁华已一去不返;三是表露自己还有恢复故国的愿望,只是无力回天。词人怀着无可奈何的遗恨心情,剔除烛台上烧残的灰烬(灺,xiè,灯烛的残灰)入睡了,只觉得那辚辚滚动的钿车(金饰的华美车子)、佩戴香罗手帕的如云士女,依稀闯入了自己的梦境。(“钿车罗帕”是周邦彦《解语花·上元》词句,这里用来恰到好处。)他要用最精美的吴地出产的银粉纸,把“旧家风景”(宋朝盛事)写成文字,以寄托自己的拳拳故国之思。“银粉砑”,碾压上银粉的光洁发亮的纸。而在这时,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范周所作《宝鼎现》的首句为“夕阳西下”,此词对元夕繁盛的景况极尽铺写之能事。现在居然还有人能唱这首词,没有忘记盛时之音,这歌词描绘的繁华景象和自己怀恋的“琉璃光射”“暗尘明月”的“旧家风景”正相一致,因此,词人心头不禁为之一动,在悲苦中略微感到一丝欣慰,故而以一“笑”字领起。但这“笑”中实在含有无限酸楚,因为“繁华”毕竟是一去不返了。

这首词写得极自然流动,但是在顿挫中显流动,于追琢中出自然。对过去元宵的铺叙作者不惜篇幅,不惜浓墨重彩,或直接描绘,或间接叙写,或通过梦境加以再现,又用“宝钗楼”“琉璃光”“池馆如画”“钿车罗帕”等精艳词语加以刻画。这是其着力处、追琢处,表现出词人情之所钟,但又自然天成。词中由昔而今,由眼前景而心中事,由己而人,有多处转折,但由于善用妥溜的领字接转,又显得累累如贯珠,一气流走,绝无滞碍。

(刘庆云)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2: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