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雁来红赋 黄宗羲 |
释义 | 雁来红赋〔1〕 溽暑初谢〔2〕,秋声在树。寸寸寒烟,山山灵雨。水潺湲而无极〔3〕,天寥泬而如暮〔4〕。嘹亮兮声满长空,参差兮景留古渡〔5〕。蕙兰心死,芙蓉肠断。草则萤去情亡,叶乃根离恨绊。爰有弱草,生于阶畔。根老无花,条孤不蔓。埋菭藓所不辞〔6〕,招苋陆以为伴〔7〕。于斯时也,忽然露奇,遂尔目换。黄疑晓莺坐树,红若春鹃哭旦。蜀锦出濯〔8〕,霞光方乱。几登群卉之目〔9〕,岂特百草之冠! 儿子百家进曰:“天下之物无大小,未有不得一畅发其精华者也。彼草木之甚微,或花或叶,必蒙一时之咨嗟〔10〕,况夫魁梧长者,而有终身于风沙!奈何不能安静待时,急流俗之喧哗?”余乃喟然叹曰:“汝以其妖光夺目,冶色欺人,乃精华之得发耶?方其云惨惨而欲凝,月黯黯而将压。莫诉霜饕〔11〕,谁怜雨劫。杂粉染于凄露,酸心幻为媚叶。秋风宛转,原是哀魂;夕阳陆离〔12〕,但有啼颊。相对吟虫,时来病蝶。岂知其所不得已者,人反赏之以目睫乎?小子识之:君子闻道而腴〔13〕,心空得第〔14〕,奚羡荣枯于外境?达人苦富贵之桎梏〔15〕,世方以为庆;修士伤声名之顿撼〔16〕,世方以为盛。又何殊于兹草之萎浥将败〔17〕,汝方以为得遂其性乎?故曰:木有瘿〔18〕,石有晕〔19〕,犀有通〔20〕,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 注释 〔1〕雁来红:草名,又名“后庭花”、“老少年”。近顶上的茎叶像鸡冠,有红、黄、紫、绿等颜色,叶腋生小黄花,到秋天而颜色愈妍。 〔2〕溽暑:指盛夏湿热的气候。 〔3〕潺湲(chán yuán):水流之貌。 〔4〕寥泬(xuè):空虚清朗之貌。 〔5〕景:同“影”。 〔6〕菭藓:青苔。菭,同“苔”。 〔7〕苋(xiàn)陆:草名,即商陆。 〔8〕蜀锦:四川生产的彩锦,质地坚韧,色彩鲜艳。濯(zhuó):洗涤。 〔9〕目:头目,首位的。 〔10〕咨嗟:赞叹。 〔11〕饕(tāo):贪食,此指严霜的侵袭。 〔12〕陆离:形容光彩斑斓绚丽。 〔13〕腴:美好。 〔14〕得第:及第,中第。 〔15〕桎梏(zhì gù):脚镣手铐,喻指一切束缚人的东西。 〔16〕修士:操行纯洁的人。顿撼:即撼顿,摇动颠仆。 〔17〕萎浥:枯萎偃伏。 〔18〕瘿(yǐng):赘生物。 〔19〕晕:此指石上光泽模糊的花纹。 〔20〕犀(xī):犀牛。旧说犀牛是灵异的兽,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鉴赏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其父黄尊素为明末东林党人,被魏忠贤陷害。思宗崇祯初,为复父仇,只身赴京,以铁锥毙伤魏阉党羽许显纯、崔应元。后领导复社成员声讨阉党阮大铖,福王时被捕,几遭残杀。清兵南下,他招募义兵抵抗,兵败走归鲁王,被任为左副都御史。明亡后,隐居,著述讲学。清廷累征,坚辞不就。他是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对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都有研究,史学上成就尤大。文学方面,强调诗文必须反映现实,表达真情实感。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等。今有《黄梨洲文集》《黄梨洲诗集》等。 明代杨慎17岁时写过一篇《雁来红赋》,赋中对雁来红作了一番夸饰性的描绘,清辞丽句,颇可诵读。然其命意不过是“兹微生兮秋颖,乃借荣于春工”,夸示其如春花春草般的美好而已,似嫌平庸,以故湮而不彰。黄宗羲此赋与杨赋命意大异其趣。它抓住雁来红这种小草在天空秋老之时,竟然露奇吐艳,宣扬了一种“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的思想,超乎凡响,使人耳目一新。 赋以写时令开篇,先点出一个“秋”字。接着即从秋空、秋声、秋色、秋景几个方面勾勒着色,描绘出一幅苍凉秋意图。对于秋天,自从宋玉《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一声长叹,定下一个悲秋的主旋律之后,即很少有人脱其窠臼。刘禹锡的《秋声赋》一反悲秋之叹,转而赞美秋天,表达了乐观、旷达、上进的情操,可谓别开生面。但其主旨,亦不外是借秋以寄孤愤,同宋玉借秋抒发“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慨,又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说,不论是悲秋还是赞秋,都只是用来寄情而已。黄宗羲此赋的描绘秋天,既非显其悲,亦非见其赞,而纯粹是用来为雁来红的出场布置下一个惨惨凄凄窅窅悠悠的典型环境。几经铺垫衬托之后,雁来红之花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向人们一展其芳容。赋中,作者只用“忽然露奇,遂尔目换”八个字,写出了刚刚见到花时刹那间的印象,用笔轻灵省净。接着用明喻、暗喻,通篇又是博喻之法,对花的色、形、韵致、气质等方面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绘,使人目不暇接,心荡神驰,油然而生一睹其丽容芳姿的心愿,甚而发出由衷的赞美。此赋对色、形、韵致、气质多方面的形容,显得丰厚有致。最后作者收束上面所写花和草两个方面,发出“几登群卉之目,岂特百草之冠”的感慨,使对雁来红的描绘达到了最高点,雁来红的形象亦被完整地塑立起来。 作者写此赋,大概是在晚年隐居之时,他的长子百家已长大成人了。《清史稿》宗羲本传有百家附传。百家是一位胸有大志,欲“一畅发其精华”的人,所以见到寒秋之中“忽然露奇”的雁来红,便感物寄情,对父亲说了一番表达内心感受的话。他认为,天下万物,不论大小,总有显露头角、发其精华的时候,只不过是时机到还是未到罢了。在时机未成熟之前,很可能要遭受困厄,发出忧叹,草木如此,人亦尽然。对世人来说,岂能终身坎?故而不能目光短浅,随波逐流,而应抱守素志,等待时机的到来。在一般情况下,作为年轻人,能有这种想法,是值得肯定的。可是,作者不会忘记自己是明末遗民。入清之后,清廷曾以博学宏词科相延揽,他坚辞不就,后又要他参加修纂明史,他仍然拒绝。迫不得已,就允其子百家和弟子万斯同应命。百家身入史馆,谨记乃父严命:“不放河汾声价倒,太平有策莫轻拟”,(黄宗羲《南雷诗历》)与清政府采取不合作态度,除修史之外,未建什么太平之策。由此来看,百家“发其精华”之想,未必就可非议。尽管如此,却仍然受到鲤庭之训。针对百家“发其精华”之说,作者先用一语反诘,表明自己与儿子看法的不同;然后,就雁来红呈露“妖光”、“冶色”的心态作具体说明。作者设想雁来红的想法是:我开花于秋季,取妍于人,原是一种不得已的行为。花开自有花落日,何况又是秋天?那云凝月锁之愁何人晓,那霜饕雨劫之苦凭谁诉?纷纶之花是凄露染成的,迷人之叶是酸心变化的。宛转的秋风送来了我的哀魂,斑斓的落日照在我挂满眼泪的面颊上。加上吟虫病蝶的不时骚扰,我哪儿有安生的日子?雁来红的心态被作者发掘得真是淋漓尽致,深切入微。至此,作者又用一反诘句,点破了百家所论的症结。“岂知其所不得已者,人反赏之以目睫乎?”作者认为,百家之所以被雁来红的“妖光”、“冶色”所迷惑,原因在于他看到的只是表象(外境),而没有看清内在的实质。为了让百家进一步弄清实质,作者用“小子识之”四字作引,发了一通议论,教训了百家,亦揭示了全赋的主题。 前已提及,黄宗羲是一位有民族气节的人。他并非没有经邦济世的大志,只是明亡的惨痛刺激着他,使他不愿与清朝的统治者为伍。他心地磊落,不为名来,不为利往,故赋中说:“君子闻道而腴,心空得第,奚羡荣枯于外境?”记得有一副对联“笃志诗书思入圣贤绝域,忘情官爵羞沾名利纤尘”,非宗羲之谓欤?这里“君子”一语是作者正面言己,下面“达人”二句是反说世俗之见,“又何殊于兹草之萎浥将败,汝方以为得遂其性乎”,是专以批评百家。这样,经过言己、反说、专批几步之后,便自然得出结论:“故曰: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请注意,作者此语,是运用了一种比喻手法而照顾了两个方面的。一是小的方面,用木、石、犀比雁来红,是以物比物;二是大的方面,木、石、犀又用来喻指社会人事,是借物喻人。这就既紧紧扣住了题目,而又画龙点睛,卒章显志,突出了“不要以病为妍,取悦于人,应置名利荣枯于度外”的主题。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