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定风波 李珣
释义

定风波

李珣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识自由身。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鉴赏

《定风波》调的韵律是平仄韵错叶格。在这首词中,上片的“醉”“水”,下片的“侣”“处”,“旨”“喜”都是仄声韵脚。仄声韵可换,平声韵则是一韵到底,读时须注意。宋黄休复《茅亭客话》云:“(珣)所吟诗,往往动人。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诗未见,其词擅长写南方风土,清新美妙。他也写了一些隐逸之词,如《渔父》《渔歌子》以及这首《定风波》等。这类词可能写在蜀亡之后。他的词在《花间集》中不像其他恻艳之作,语言质朴,风格清新,有其独特的气韵。这首词借范蠡事以明己志。范蠡在亡吴霸越之后,功成身退,泛一叶扁舟于五湖(即太湖)之上,啸傲风月于山水之间,过着隐逸生活。作者认为其人高尚,所以对他心怀仰慕。词一开头,直笔点题,明白说出志在烟霞,仰慕隐沦。“烟霞”,指山水之间的烟雾云霞。“隐沦”,犹言隐姓埋名。沦,没也。首句赞范蠡,也是表达自己的心愿。次句谓范蠡功成身退,逍遥于五湖之上,饱看春色。下句继续写退隐生活的乐趣。一叶扁舟,徜徉湖上,舟中隐者吟诗饮酒,其乐何如!“云水”二字概括了大自然的美好,令人陶醉。这时候才意识到无官一身轻的愉悦。上结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厌倦。

下片申足隐逸之乐。“花岛为邻鸥作侣”,“岛”,一作“鸟”。句中之“鸥”,已经写鸟,未免嫌重,作“岛”较好。“深处”,谓隐居于奇山异水的幽深之处,生活极其安闲恬适。在这里长年看不见追求名利的流俗之徒。“市”,指商贾,求利于市。“朝”,指官宦,争名于朝。能够这样,就已经进入了老子所说的“希夷”微妙的境界。《老子》云:“视之不见名曰希,听之不闻名曰夷。”“潜喜”,谓果真能得到老子所说的微妙之道,心中不禁暗暗自喜。结句“荷衣蕙带”,语本《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荷衣”“蕙带”,指神的服饰。此处用来比喻隐者的高洁,大有一尘不染、飘飘欲仙的况味。作者仰慕隐沦,与范蠡一样同抱烟霞之志。范蠡之隐是在功成之后,深感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难与处安乐,毅然退隐,出于主动。而作者以秀才预宾贡,事蜀主衍,未能立功,而遭亡国之痛。两人同是退隐,心情却不一样。这首词纯用白描,直抒胸臆,与他所写的风土词也不一样,在“花间”词中亦甚罕见。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