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甘泉赋 扬雄
释义

甘泉赋并序

扬雄

孝成帝时〔1〕,客有荐雄文似相如者〔2〕。上方郊祠甘泉泰畤、汾阴后土〔3〕,以求继嗣〔4〕,召雄待诏承明之庭〔5〕。正月,从上甘泉。还,奏《甘泉赋》以风〔6〕。其辞曰:

注释

〔1〕孝成帝:汉成帝刘骜(áo)。

〔2〕相如:司马相如。这句谓当时有人向成帝推荐扬雄,说他的文章和司马相如的文章相似。

〔3〕上:指汉成帝。郊:指祭天。祠:犹祀,指祭地。甘泉:指甘泉宫。秦始皇建甘泉前殿。汉武帝扩建,增通天、高光、迎风诸殿。位于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甘泉山。泰畤(zhì):天子祭天之处。汾阴:地名,以在汾水之南而得名。在今山西省万荣县境内。汉武帝时曾在此得宝鼎。后土:指当时天子祭地之处,设在汾阴。

〔4〕继嗣:指皇子。

〔5〕承明庭;即未央宫的承明殿,在当时长安故城内西南角。

〔6〕风:通“讽”。

惟汉十世〔1〕,将郊上玄〔2〕,定泰畤〔3〕,雍神休〔4〕,尊明号〔5〕,同符三皇〔6〕,录功五帝〔7〕,恤胤锡羡〔8〕,拓迹开统〔9〕。于是乃命群僚,历吉日〔10〕,协灵辰〔11〕,星陈而天行〔12〕。诏招摇与泰阴兮,伏钩陈使当兵〔13〕;属堪舆以壁垒兮,梢夔魖而抶獝狂〔14〕。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辚而军装〔15〕;蚩尤之伦带干将而秉玉戚兮,飞蒙茸而走陆梁〔16〕。齐总总撙撙,其相胶葛兮,猋骇云讯,奋以方攘〔17〕;骈罗列布,鳞以杂沓兮,柴虒参差,鱼颉而鸟〔18〕;翕赫曶霍,雾集蒙合兮,半散照烂,粲以成章〔19〕

注释

〔1〕十世:成帝为西汉第十世皇帝。

〔2〕上玄:指天。

〔3〕定泰畤:成帝于建始元年(前32)罢甘泉、汾阴之祠。二年,始祭天于长安南郊,祭后土于北郊。后因无子嗣,于永始三年(前14)冬诏恢复甘泉泰畤、汾阴后土之祭。故谓“定泰畤”。定:定祭。

〔4〕雍:和顺。休:美。汉武帝以下皆郊天于甘泉泰畤,成帝即位罢甘泉、祭南郊、史谓神不福助,频降灾眚,是逆神之意。今又定祭泰畤,是和顺神之美祥。

〔5〕尊:尊显、尊祀。明号:明神之号。

〔6〕符:符瑞,即天所赐之祥瑞。三皇:谓伏羲、神农、黄帝。这句谓希望能与三皇同符瑞。

〔7〕录:总有。五帝:谓少昊、颛顼、高辛、尧、舜。

〔8〕恤:忧。胤:子嗣。锡:同“赐”。羡:饶,多。

〔9〕拓:推广。统:统绪。当时成帝忧无子嗣,故重又定祭泰畤、后土,希求神明赐福,多生皇子,扩广基业,开启统绪。以上九句说明汉成帝定祭泰畤的目的和希望。

〔10〕历:选。

〔11〕协:合。灵辰:善时。

〔12〕这句比喻天子之行,其仪仗队列,如同星的陈列和天的运行。

〔13〕招摇:北斗第七星。泰阴:星名,指岁后三辰。钩陈:星名。在紫微垣内,又谓之极星。当:阻挡。这两句谓诏告招摇与秦阴二星宿,让服使钩陈星阻挡不测之兵。

〔14〕属:委托。堪舆:造图宅书之神。壁垒:军营围墙。这里指障碍物。梢、抶(chì):都是击打、驱赶的意思。夔(kuí):木石之怪。魖(xū):耗费财物的鬼。獝(yù)狂:恶鬼。这两句谓委托堪舆负责设置障碍物,驱赶各种鬼怪。

〔15〕八神:八方之神。警跸(bì):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来往。振:振奋。殷辚(lín):盛大的样子。军装:谓作军事装饰。

〔16〕蚩尤:古九黎族部落酋长,以凶悍著名。伦:辈。这里以“蚩尤之伦”比喻负责保卫任务的武士。干将:指利剑。秉:持。玉戚;以玉饰柄的斧形武器。飞蒙茸而走陆梁:飞者蒙茸而乱,走者陆梁而跳。形容猛士的勇武捷健。

〔17〕总总撙撙:聚集。胶葛:交错。猋骇云讯:如猋风骇起,如云浪奋迅。方攘:奔离分散。这四句描写人群的聚合离散。

〔18〕骈:并。柴虒(zhì)、参差(cēn cī):高低、长短不齐之貌。颉(háng):通“颉颃”,忽上忽下之貌。这四句描写队伍的排列变化。

〔19〕翕(xī)赫曶(hū)霍:开合之貌。雾集蒙合:如雾之集,如气之合。蒙:谓天气下渐。半散:即泮散,分布之状。照烂:光明。章:彩。这四句描写整个出行队伍声势浩大,光辉灿烂。从“于是”至“成章”,叙写出行前各种事项的准备情况。

于是乘舆乃登夫凤皇兮翳华芝〔1〕,驷苍螭兮六素虬〔2〕,蠖略蕤绥,漓虖〔3〕。帅尔阴闭,霅然阳开〔4〕。腾清霄而轶浮景兮,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柅也〔5〕!流星旄以电烛兮,咸翠盖而鸾旗〔6〕。敦万骑于中营兮,方玉车之千乘〔7〕。声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而遗风〔8〕。陵高衍之嵱兮,超纡谲之清澄〔9〕。登椽栾而羾天门兮,驰阊阖而入凌兢〔10〕

注释

〔1〕乘舆:皇帝所乘的车。这里代指皇帝。凤皇:指饰以凤凰的车子。皇:同“凰”。翳:隐蔽。华芝:华盖,即车上所建的华伞。

〔2〕螭(chī):传说中的一种龙。虬(qiú):传说中的一种无角龙。驷、六:都表示一车所驾之数。驾车的实际是马,这里用铺张想象的写法,非谓真的以龙驾车。

〔3〕蠖(huò)略蕤(ruí)绥:龙行之貌。漓虖(lí hū sēn xǐ):车饰之貌。这四句铺张描写天子的车乘。

〔4〕帅尔:犹倏忽、忽而。霅(sǎ)然:犹飒然。这两句形容众多的旗帜忽而聚合在一起,仿佛天阴了一样;飒然飘散,又仿佛天晴了一样。

〔5〕腾:升。清霄:天之高处。轶:闪过。浮景:流影。旟(yú):画有鸟隼的旗。旐(zhào):画有龟蛇的旗。这里以旟旐代指各种旗帜。郅偈(zhì jié):形容旗杆之状。旖柅(yǐ nǐ):形容旗上飘带的摆动。这两句描写旗帜升腾在高空,闪着流影,旗杆如林,彩带拂动。

〔6〕旄:杆顶斾有旄牛尾的旗。旗幅窄而长,上有星图,随风拂动,则有如星之流、如电之照的景象。翠盖:饰以翠羽的华盖。鸾旗:上绣鸾鸟而编以羽毛的旗。天子出,载在车上先行。

〔7〕敦:与“屯”同,聚意。方:并。玉车:以玉斾车。

〔8〕(pēng)隐:形容车声大而盛。陆离:参差错综。轻:快。(sà):指接连不断。遗风:余响。

〔9〕陵:登上。高衍:高广之地。嵱(yǒng sǒng):山峰众多之貌。超:过。纡谲:曲折。这两句写车驾登上高原,在曲折清澄的大道上行进。

〔10〕椽栾:甘泉南山。羾(gòng):至。天门:形容其地势极高。阊阖:天门名。凌兢:指高险而令人恐惧之地。这两句描写车驾在高险的椽栾山上行进的情况。

是时未夫甘泉也,乃望通天之绎绎〔1〕。下阴潜以惨廪兮,上洪纷而信错〔2〕;直峣峣以造天兮,厥高庆而不可虖疆度〔3〕。平原唐其坛曼兮,列新雉于林薄〔4〕;攒并闾与茇兮,纷被丽其亡鄂〔5〕。崇丘陵之兮,深沟嵚岩而为谷〔6〕。往往离宫般以相烛兮;封峦、石关施靡虖延属〔7〕

注释

〔1〕:与“臻”同,至的意思。通天:台名。绎绎:相连。这两句谓当时虽未到达甘泉,但已遥遥望见甘泉宫的通天台。

〔2〕阴潜:阴深。惨廪:寒凉。洪纷:大而乱杂。这两句描写从远处下瞧和上望通天台所见的情景。

〔3〕峣(yáo)峣:高。造:至。庆(qiāng):语助词。疆:同“强”。这两句谓通天台高入云天,不可度量。

〔4〕唐:形容广大。坛曼:无边之意。新雉:即辛夷,一种大树,枝叶都有香味。雉:同“薙”。薄:草丛生处。

〔5〕攒:聚。并闾:棕榈树。茇(bá kuò):草名。被丽:披散。亡鄂:无边。这四句描写平原上的景色。

〔6〕崇:高。(pǒ wǒ):高大。嵚(qīn)岩:深险。这两句描写丘陵和山谷。

〔7〕往往:处处。离宫:古代帝王于正式宫殿之外别筑的宫室,以供随时游处。般(pán):连接。相烛:相照,相映。封峦、石关:均为宫名。施(yí)靡:相及。属:连。

于是大夏云谲波诡,嶊嶉而成观〔1〕。仰挢首以高视兮,目冥眴而亡见〔2〕;正浏滥以弘惝兮,指东西之漫漫〔3〕;徒回回以徨徨兮,魂固眇眇而昏乱〔4〕。据轩而周流兮,忽轧而亡垠〔5〕。翠玉树之青葱兮,壁马犀之瞵〔6〕。金人仡仡其承钟虡兮,嵌岩岩其龙鳞〔7〕;扬光曜之燎烛兮,乘景炎之炘炘〔8〕;配帝居之县圃兮,象泰壹之威神〔9〕。洪台掘其独出兮,北极之嶟嶟〔10〕;列宿乃施于上荣兮,日月才经于柍桭〔11〕;雷郁律而岩突兮,电倏忽于墙藩〔12〕。鬼魅不能自还兮,半长途而下颠〔13〕。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蔑蠓而撇天〔14〕

注释

〔1〕大夏:即大厦。云谲波诡:形容厦屋结构奇巧多变。嶊嶉(zuǐ zuī):高大雄伟之貌。观:观阙。这两句概述甘宫泉的外观。

〔2〕挢:举。冥眴(xuàn):看不清。这两句写宫殿的高峻。

〔3〕浏滥:即浏览。弘惝(chǎng):高大。漫漫:形容其长。这两句写其长大。

〔4〕回回、徨徨:都形容宫殿里头的空廓。眇眇:形容其深幽。这两句谓宫殿里头空廓深博,使人感到神魂迷乱。

〔5〕轩:格棂栏杆。周流:周视。忽:隐隐忽忽。轧:广大。这两句写凭栏仔细观览,目不暇接。

〔6〕玉树:武帝时集众宝所作之树,以玉为叶,植于前庭。壁:同“璧”。壁马犀:用璧玉饰作的马和犀。瞵(lín bīn):纹理光洁。

〔7〕仡(yǐ)仡:勇健。钟虡(jù):悬挂编钟的架子。嵌岩岩:开张。龙鳞:似龙之鳞。言其鳞甲开张,像真龙之形。

〔8〕燎烛:树于庭中的大烛。乘:升。景:大。炘炘(xīn):光明。这两句谓庭中的大烛扬着光曜,火炎升腾,光明灿烂。

〔9〕县(xuán)圃:神仙所居之境。也是庭中模拟所建。泰壹:天帝。

〔10〕洪台:高台。掘:特出。(zhì):至。嶟(zūn)嶟:竦峭。

〔11〕列宿:模制的天上群星。施:延。荣:屋檐两端上翘的部分,即飞檐。经:经行。柍桭(yāng chén):屋檐中部。

〔12〕郁律:雷声。倏忽:疾。

〔13〕这两句谓庭内高深,虽鬼魅也不能至其极而返,故于长途之半而颠坠。

〔14〕倒景:即倒影。飞梁:浮道之桥。绝:度。蔑蠓:浮气。撇:拂。这两句复极言庭中之高深。以上18句全写据轩周流之所见。

左欃枪右玄冥兮,前熛阙后应门〔1〕;阴西海与幽都兮,涌醴汩以生川〔2〕。蛟龙连蜷于东厓兮,白虎敦圉虖昆仑〔3〕。览樛流于高光兮,溶方皇于西清〔4〕。前殿崔巍兮,和氏珑玲〔5〕,炕浮柱之飞榱兮,神莫莫而扶倾〔6〕;闶阆阆其寥廓兮,似紫宫之峥嵘〔7〕。骈交错而曼衍兮,隗虖其相婴〔8〕。乘云阁而上下兮,纷蒙笼以掍成〔9〕。曳红采之流离兮,飏翠气之冤延〔10〕。袭旋室与倾宫兮,若登高妙远,肃虖临渊〔11〕

注释

〔1〕欃(chán)枪:彗星的别名。玄冥:水神。熛(piāo)阙:赤色之阙。阙:门楼。应门:正门。应门在熛阙之内。这两句写宫门及其绘饰。

〔2〕西海、幽都:指西方、北方绝远之地。这句夸张阙高,谓其能够荫映西海及幽都。“涌醴”句:谓醴泉汩汩涌出,流成河。

〔3〕连蜷:卷曲。敦圉:盛怒。这两句描写甘泉宫中的形势有蛟龙、白虎及昆仑山之象。

〔4〕樛(jiū)流:屈折。高光:宫名。溶然:闲暇。方皇:犹彷徨。西清:西厢清闲之处。这两句写漫游高光宫。

〔5〕崔巍:高峻。和氏珑玲:黄金壁带中含有和氏璧,色泽鲜明玲珑然。

〔6〕炕:同“抗”,举意。言举立浮柱而驾飞榱,其形危竦,若有神暗中扶持,故不倾。

〔7〕闶阆阆(làng):门高的样子。紫宫:天帝之宫。峥嵘:形容深邃。

〔8〕曼衍;分布。(tuǐ):山高。隗(zuì wéi):犹崔巍。婴:同“缨”,绕意。这两句谓宫室台观相连不绝。

〔9〕乘:登。云阁:高阁。蒙笼:交葛。掍(hún)成:谓自然。

〔10〕冤延:犹蜿蜒。这两句谓宫观高大,曳扬着红翠之气,流转蜿蜒。

〔11〕袭:继。旋(xuán)室:夏桀所建。倾宫:商纣所造。临渊:若临深渊,有危惧之感。登高远望,当以亡国为戒,故以此微谏。

回猋肆其砀骇兮,翍桂椒,郁栘杨〔1〕。香芬茀以穷隆兮,击薄栌而将荣〔2〕。芗呹肸以掍根兮,声隐而历钟〔3〕。排玉户而飏金铺兮,发兰惠与穹穷〔4〕。惟弸彋其拂汩兮,稍暗暗而靓深〔5〕。阴阳清浊穆羽相和兮,若夔、牙之调琴〔6〕。般、倕弃其剞劂兮,王尔投其钩绳〔7〕。虽方征侨与偓佺兮,犹仿佛其若梦〔8〕

注释

〔1〕回猋:旋风。肆:恣肆。砀骇:摇撼。翍:同“披”。郁:聚。栘(yí):郁李树。这三句谓旋风乱起,撼动众树。桂椒披散,栘杨聚拢。

〔2〕薄栌:柱顶端方木。这两句谓桂椒香气穹隆而起,冲击大柱上方木和屋檐。

〔3〕芗:与“响”同。呹肸(yí xī):疾过。这两句谓声响振起,众树根合,隐而盛,历入殿上之钟。

〔4〕铺:门铺首。以铜为兽面,衔环着于门上。穹穷:也作“”,香草名。这两句谓风之所至,排门扬铺,回旋入宫,吹动众多芳草。

〔5〕弸彋(pēng hóng):风吹帷帐之声。拂汩(gǔ):鼓动之貌。暗暗:深空。靓:同“静”。这两句谓风一直吹入深宫,拂动帷帐,渐深渐静。

〔6〕穆:古之变音。羽:古之正音。夔:舜时乐官。牙:古代著名琴师。这两句总谓宫中风声有如阴阳、清浊、穆羽相和,就像夔和伯牙弹琴一样。

〔7〕般:公输般。倕:共工。都是古代的巧匠。剞(jī):曲刀。劂(jué):曲凿。王尔:也是古代巧匠。投:扔。这两句谓宫殿的土木之功穷极巧丽,可令般、锤之徒弃其常法。

〔8〕方:并行。征侨、偓佺(wú quán)都是仙人名。这两句谓宫观高峻巧丽,虽使仙人行其上,恐一下难识其究竟,仿佛若梦。

于是事变物化,目骇耳回〔1〕。盖天子穆然珍台闲馆旋题玉英蜎蠖濩之中〔2〕,惟夫所以澄心清魂,储精垂思,感动天地,逆釐三神者〔3〕。乃搜逑索耦皋、伊之徒,冠伦魁能〔4〕,函甘棠之惠,挟东征之意〔5〕,相与齐虖阳灵之宫〔6〕。靡薜荔而为席兮,折琼枝以为芳〔7〕;噏清云之流瑕兮,饮若木之露英〔8〕;集虖礼神之囿,登虖颂祇之堂〔9〕。建光耀之长旓兮,昭华覆之威威〔10〕;攀琁玑而下视兮,行游目虖三危〔11〕;陈众车于东阬兮,肆玉而下驰〔12〕;漂龙渊而还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13〕。风而扶辖兮,鸾凤纷其御蕤〔14〕;梁弱水之濎溁兮,蹑不周之逶蛇〔15〕;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兮,屏玉女而却虙妃〔16〕。玉女无所眺其清卢兮,虙妃曾不得施其蛾眉〔17〕。方揽道德之精刚兮,侔神明与之为资〔18〕

注释

〔1〕目骇耳回:言惊人视听。

〔2〕穆然:肃敬。旋题玉英:榱椽之头全以玉饰,英华相照。题:头。蜎蠖濩(yuān yuān huò huō):形容屋中深广。这句谓此时成帝静坐于具有旋题玉英而广博幽深的珍台闲馆之中。

〔3〕逆:迎。釐(xī):福。三神:天、地、人之神。这四句谓成帝洁精以待,祈神降福。

〔4〕逑(qiú):匹。索:求。偶:对。皋:皋陶,尧帝之臣。伊:伊尹,商汤之臣。这两句谓选择贤臣,可匹耦于古代名臣皋陶、伊尹之类者,使做其群辈的魁首。

〔5〕甘棠之惠:指西周邵公奭施惠于治内百姓。东征之意:指周公旦大义灭亲。

〔6〕阳灵之宫:祭天处。这句谓同集于此。

〔7〕靡:密织。薜荔:香草。琼枝:玉树之枝。这两句谓坐香草之席,带美玉之佩。

〔8〕噏:通“吸”。瑕:通“霞”。若木:传说中长在日入之处的一种树木。露英:华上之露。这两句谓斋戒自新,居处饮食都芳洁。

〔9〕礼神:谓祭天。颂祇:谓祭地。这两句为互文,天神也颂,地神也礼。

〔10〕旓(sháo):指旗。华覆:华盖。威威:形容华盖明丽之貌。

〔11〕琁玑:代指北斗星。三危:山名。这两句设想登天周游,下视尘世。

〔12〕阬(gāng):山陵。肆:放。(tài):车辖。

〔13〕龙渊:龙潭。还:与“旋”同。九垠:九重。这两句写入地底而返。

〔14〕(sǒng):疾。御:乘。蕤:车之垂饰。这两句设想在周游升降于天上地下之时,风吹而扶车,瑞鸟纷纷相随。

〔15〕梁:架桥而过。弱水:水名,相传在昆仑之东。濎溁(dǐng yíng):小水。不周:山名。逶蛇(yí):曲折的样子。这两句谓渡过小小的弱水,走过弯弯曲曲的不周山。

〔16〕西王母:传说中居于西方的女神。玉女、虙(fú)妃:都是神女。这两句设想成王及其随从神游到了西方极远之处,故想到西王母,并欣然为她祝寿,却屏除神女不见。

〔17〕卢:同“”,眼珠子。蛾眉:比喻女子长而好的眉毛。这两句谓由于成帝不见神女,所以神女无法舞弄她们动人的眼珠和眉毛。

〔18〕方:方能。揽:总有。精刚:精微刚强。侔神明:与天地齐等。资:资质。后六句微谏,告诫成帝:只有清心寡欲,不好色,方能保持道德的精微刚强,增寿广嗣,等天地之忖量。

于是钦祡宗祈〔1〕,燎熏皇天〔2〕,招繇泰壹〔3〕。举洪颐,树灵旗〔4〕。樵蒸焜上,配藜四施〔5〕。东烛苍海,西耀流沙,北幽部,南炀丹厓〔6〕。玄瓒觩,秬鬯泔淡〔7〕,肸向丰触,懿懿芬芬〔8〕。炎感黄龙兮,熛讹硕麟〔9〕;选巫咸兮叫帝阍,开天庭兮延群神〔10〕。傧暗蔼兮降清坛,瑞穰穰兮委如山〔11〕

注释

〔1〕钦:敬。祡:同“柴”,积柴燎而祭天。宗:尊。祈:求福。

〔2〕燎熏:谓置牲体、玉币于柴上,燎而熏祭。

〔3〕招繇:《文选》作“皋摇”。如淳曰:“皋:挈皋也。积柴于挈皋头,置牲玉于其上,举而烧之,欲进天也。”

〔4〕洪颐:一种旗名。

〔5〕憔:木柴。蒸:麻秆。焜(hùn):火。配藜:披离。这两句谓燃烧木柴和麻秆,火炎上冲,披离四出。

〔6〕烛、耀、(huǎng)、炀(yàng):都是照耀的意思。仓海、流沙、幽都、丹厓:分别代指东、西、北、南四方极远之处。

〔7〕玄瓒:以玄玉为饰的一种勺形祭器,用来盛酒祭祀。觩(qiú liú):形容玄瓒的样子。秬鬯(jù chàng):祭祀用的一种香酒。泔(gān)淡:满。

〔8〕肸(xī)向:散布、弥漫之意。这两句谓秬鬯芬芳盛美。

〔9〕讹:化。硕:大。这两句谓光炎熛盛,感动神物。

〔10〕巫咸:古神巫名。阍:门。延:请。这两句设想令巫祝叫呼天门,使打开天庭延请群神。

〔11〕傧:赞礼者。暗蔼:形影。穰穰:多。委:积。这两句设想天庭中的舞礼者执行赞导,群神降临,所赐祥瑞堆积如山。

于是事毕功弘,回车而归,度三峦兮偈棠梨〔1〕。天阃决兮地垠开,八荒协兮万国谐〔2〕。登长平兮雷鼓磕,天声起兮勇士厉〔3〕;云飞扬兮雨滂沛,于胥德兮丽万世〔4〕

注释

〔1〕度:过。三峦:封峦观。偈(qì):与“憩”同,休息之意。棠梨:宫名。谓归途中经过封峦观,又在棠梨宫休息。

〔2〕天阃(kǔn):天之门限。决:开。垠:界限。八荒:八方极远之处。这两句谓天地所赐德泽无极,故使八方万国都和谐。

〔3〕长平:坡名。雷鼓:祭天时所用的八面大鼓。磕:击鼓声。天声:如天之声。厉:奋发。

〔4〕胥:皆,都。丽:华美。这两句言恩泽广博,如云行雨施,君臣皆有圣德,故华美至于万世。

乱曰〔1〕:崇崇圜丘,隆隐天兮〔2〕;登降峛崺,单埢垣兮〔3〕。增宫差,骈嵯峨兮〔4〕;岭嶙峋,洞亡厓兮〔5〕。上天之,杳旭卉兮〔6〕;圣皇穆穆,信厥对兮〔7〕。俫祇郊禋,神所依兮〔8〕。徘徊招摇,灵迟〔9〕。辉光眩耀,隆厥福兮〔10〕;子子孙孙,长无极兮。

注释

〔1〕乱:赋的结尾部分。其作用在于概括全篇意义。

〔2〕崇崇:高。圜丘:祭天之坛,即后世所称天坛。圜:同“圆”。隆隐:形容圜丘之貌。

〔3〕登降:上下。峛崺(lǐ yǐ):曲折。单(chán):周。埢(quán)垣:圆。

〔4〕增:重。差(cēn cī):不齐。嵯峨:高峻。

〔5〕(yíng):深邃。嶙峋:节级。洞无厓:深无极。

〔6〕(zài):事。杳:高远。旭卉:幽昧。

〔7〕圣皇:指成帝。穆穆:肃敬。信:诚。厥:其,指天地。对:配,谓能与天地相配。

〔8〕俫:同“来”。郊禋:祭天。言来祭天,甚为恭敬,故为神祇中凭依。

〔9〕招摇:彷徨。迟(zhī):游息。这两句言神久留游息。

〔10〕这两句谓辉光炫耀,福祥隆盛。

鉴赏

《甘泉赋》的写作背景在序文中已经表明,即汉成帝郊祠甘泉泰畤,以求继嗣,扬雄从行,回京后便奏上了这篇赋。序文虽然是《汉书·扬雄传》的史文,但据本传“赞曰”观之,实属扬雄原来自序。因而昭明《文选》也径采为赋序。

西汉自文、景以后,辞赋盛行。特别经过武帝的提倡,辞赋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一个文学门类。不过从其内容上看,汉赋有相当一部分作品都是为了满足帝王的游观之乐而由其随从文士所作的。这篇《甘泉赋》也是如此。全篇分为十段,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详细地描述了郊祀甘泉泰畤的全部过程。作者采用顺叙的写法,第一段揭明成帝定祭泰畤的目的和希望,并叙写出行前各种事项的准备情况。第二段描写天子登乘,车驾上路及行进的情况。第三段描写通天台的远景和沿途所见平原、丘陵、山谷的形势及离宫别馆的连绵相映。第四段铺写到达甘泉宫之后所见其宫室的高峻、长大、深博,并详细铺写了凭栏周流所见大庭内的种种奇异景象。第五段描写漫游高光宫之所见,极陈宫殿的高大富丽,接着以临渊处危微谏。第六段描写大风在宫中刮起时所产生的种种音响变动,继而赞叹宫观建筑的精巧美丽。第七段描写成帝与其贤能之臣会集于阳灵宫,斋戒自新,洁祀天地,并设想他们周流旷远,升降天地,广通神明。随后告诫成帝清心寡欲,屏退女色,方能保持天性,增寿广嗣。第八段描写柴祭皇天的经过,设想天神赐福甚多。第九段描写归途中的情形,并歌功颂德。第十段总括全篇意义,谓成帝恭肃祭天,神祇凭依,广赐福祥,子孙相继无极,并与文章开头相呼应。总之,读者寓目,有如观览长卷画幅,徐徐展示,一一显明,凡君臣卫侍、车马旗斧、山川草木、雷电风雨、宫殿观阙、天上地下、神仙鬼怪乃至金人玉树、燎烛景炎、玄瓒秬鬯等,无不毕陈。也就是说,天子郊天的整个过程都被生动鲜明地展现出来了。

铺陈夸张是汉赋的共同特色。这在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子虚赋》等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刘勰《文心雕龙·夸饰》篇曾致“相如凭风,诡滥愈甚”之讥。司马相如是扬雄的同郡先贤,扬雄好其文,作赋常刻意模仿,也是“极丽靡之辞,闳侈巨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见《汉书·扬雄传》),在《甘泉赋》中即表现得很突出。如第四段铺写宫室的高峻、长大、深博及周游所见大庭内的种种奇异景象;第五段铺写高光宫的高大富丽;第六段描写大风在宫中的骇荡等,均鳞次栉比,不避繁密。再如第一段“诏招摇与泰阴兮”至“振殷辚而军装”六句写诏星驱怪,八神警跸;第四段末四句以鬼魅不能自还夸饰殿屋之高深;第七段“攀琁玑而下视兮”至“屏玉女而却虙妃”十二句写周游旷远,升天入地,广通神明;第八段“樵蒸焜上”至“南炀丹厓”六句写燎火配藜,烛炀四远等,都骋思遐想,夸饰怪诞。这些都是铺陈夸张的例子。当然二人风格自有区别,相如之赋弘丽温雅,扬雄为文则沉博艳丽。

这篇赋和众多汉赋一样,用了不小的篇幅,花了很大的力气,只是铺张描写了一次天子郊天的过程,现实意义不很大;勉强点缀上去的几句微谏之辞,也如沧海一滴,被大量极力铺陈夸饰的东西所淹没,讽劝作用很小。但在客观上它却反映了那个时代及以前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灿烂的物质文化的一些面影。特别值得指出的还在于这篇赋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一篇描写郊祀的赋。关于郊祀之仪,史籍所载虽多,但大都语焉而不详。这篇赋则专写郊祀,从准备出发一直到事毕回车,对郊天之全过程逐一作了详细的描述。尽管使用的是文笔而不是史笔,但通过那些夸诞的词语仍能辨别出汉时天子郊天仪式的真实面貌。也就是说,在这方面,《甘泉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

由于铺陈事物的需要,汉赋在用词上的特色之一是僻字很多。这也是汉赋难读的一个原因。《甘泉赋》也是这样。但是一旦沉浸其中读通了,也能从中领略到其所独具的风光和意蕴。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