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贺新郎 戴复古
释义

贺新郎

寄丰真州

戴复古

忆把金罍酒。叹别来、光阴荏苒,江湖宿留。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但东望、故人翘首。木落山空天远大,送飞鸿、北去伤怀久。天下事,公知否?钱塘风月西湖柳。渡江来、百年机会,从前未有。唤起东山丘壑梦,莫惜风霜老手。要整顿、封疆如旧。早晚枢庭开幕府,是英雄,尽为公奔走。看金印,大如斗。

鉴赏

丰真州是作者的朋友,曾任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知州,生平不详。这首词就是作者寄赠给他的。上片,首先回忆他俩昔日共饮的情景。“金罍”,泛指华美的酒盏。接着以一“叹”字领起,描绘了别后境况。先写自己:“光阴荏苒,江湖宿留”,蹉跎岁月,潦倒穷途。但作者并未因此纵情山水,无意世事,而是忧虑地惦念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天下事”。故转而写道:“世事不堪频着眼,赢得两眉长皱。”南宋后期,不仅淮河以北收复无望,而且还受到金兵入侵的威胁,但南宋小朝廷仍在奇耻大辱中苟且偷生,坐销岁月。面对如此严酷的“世事”,作者不忍多看。因为,此时此刻,他仿佛看见沦陷区的“故人”在翘首东望,期待收复;他亦凄然看见:在万木凋零的空旷山间,在寥廓清澄的苍穹天际,一队鸿雁翩翩北去,飞向中原,它们仿佛捎去了作者对沦陷区人民的眷念之情。作者于此怎能不“两眉长皱”“伤怀久”呢?又怎能抑制住满腔悲愤不平之气呢?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大声发问:收复中原的“天下事”,丰真州您该不会忘记吧?这一问,使全词由上片的感时叹己过渡到下片的勉友立功。

下片,作者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来勉励丰真州为国立功。第一,从抗金形势着眼,指出:钱塘风月,西湖垂柳,虽然可爱可恋,但杀敌报国的机会更为难得,也就更应珍惜。第二,从历史经验着眼,劝勉丰真州不要像谢安早年那样过隐居生活,而要发挥“风霜老手”的作用,不失时机,抗金报国。“东山丘壑梦”一典出自《晋书·谢安传》。晋文帝时,谢安被召为著作佐郎等职,他以生病辞退,隐居会稽东山,与王羲之等人游山玩水,吟诗作文,被称为“放情丘壑”,“无处世意”。后出任宰相,做了很多大事。第三,希望丰真州这样的将才能入主枢密院(宋代朝廷中掌管军事的最高机关),并开设幕府,延揽人才,使天下的抗金英雄都云集麾下,为收复大业而奔走效力。第四,树立信心,以“金印如斗”预祝丰真州破敌立功,凯旋。据《世说新语·尤悔》,东晋大将军王敦举兵叛乱,周觊曰:“今年杀诸贼奴,当取金印如斗大,系肘后。”词中“看金印,大如斗”两句出于此。以上四层,环环相扣,步步递进,愈转愈深,作者的拳拳之心,每每溢于言表,而最后的殷切厚望又于结尾处深化了叹己勉友、抗金爱国的主题。

这首词是戴复古的代表作之一。其可贵之处在于:它生动地表现了作者的“一片忧国丹心”(《大江西上曲》)和一腔爱国热忱。戴复古是一介布衣,长期流浪江湖,生活相当清苦。但他与当时江湖派中许多诗人不同,身在江湖,心系世事,思图报国。不仅自己如此,而且还恳切勉励朋友:“要整顿、封疆如旧。”《四库全书提要》曾盛赞此词“豪情壮采”,直逼苏轼。若将戴复古的其他词作与此词相印证,更可见其抗金爱国的坚定性和一贯性。

这首词在艺术风格上沉郁与豪放、幽怨与雄浑相结合。上片感时叹己,沉郁哀伤,忧心忡忡;下片勉友立功,笔力豪健轻快,气势旺盛雄浑。纵观全词,词人感情由抑郁渐转昂扬,由低沉趋于奔放,当情感迸发到顶点时,作者戛然而止,收结全词。这固然与他“负奇尚气、慷慨不羁”的个性有关,而更多的则是导源于苏辛词风,正如作者所说“诗家气象贵雄浑”(《论诗十绝》)、“歌词渐有稼轩风”(《望江南》)。其次,词中着意描写人物无声的细节动作,如“频着眼”“两眉长皱”“东望”“翘首”“送飞鸿”等,它们传神达情、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可谓恰到妙处。再次,“东山丘壑梦”和“金印如斗”两个典故的巧妙运用,含蓄而饶有深意地表达了作者对丰真州的劝勉和期望,从而贴切地点明了全词主题。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