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豫章行苦相篇 傅玄 |
释义 | 豫章行苦相篇 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男儿当门户,堕地自生神。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女育无欣爱,不为家所珍。 长大逃深室,藏头羞见人。垂泪适他乡,忽如雨绝云。 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 情合同云汉,葵藿仰阳春。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 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昔为形与影,今为胡与秦。 胡秦时相见,一绝踰参辰。 鉴赏 古人重视骨相,认为通过揣骨看相可以判断出吉凶祸福,甚至一生的命运前途。这当然是不科学的。但傅玄却巧妙地借用“苦相”二字以名篇,能够很好地暗示读者:这首乐府诗的基调是哀伤的,女主人公一脸苦相,已预示出她那可悲的下场。 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妇女遭受重重枷锁的束缚,讲究三从四德,没有独立人格可言。“苦相身为女,卑陋难再陈”,开头两句,就深刻地揭露了司空见惯的社会弊端。是男是女当然不由自己选择,不幸而为女性,一生下来便“不为家所珍”,得不到应有的温暖与爱护。长大以后,只能躲进深室,羞于见人,不能像男子那样当家主事,更不能像男子那样志在四方,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在封建社会,没有自主婚姻,一切听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到他乡,吉凶未卜,泪落如雨乃在情理之中。在新的环境里,还得强装笑脸,“低头和颜色”,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跪拜无复数,婢妾如严宾”,又反映出女主人公谨小慎微,时时卑躬屈膝的畸形态度。对待丈夫,更需悉心体贴,犹如“葵藿仰阳春”,以求终身有靠。“素齿结朱唇”,凭着自己的花容月貌,与丈夫还能“情合同云汉”,像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那样亲密。但这种基础上的爱情是不可能牢固的。“玉颜随年变,丈夫多好新”,于是“心乖甚水火,百恶集其身”,就像天上的参、商二星一样,再也无缘相会而遭遗弃了。那么,女主人公后半生该怎样度过呢?作者没有说,但标题上那个“苦”字,已做了明确的提示。 《豫章行苦相篇》的“苦”字贯穿全篇,特别是运用对比手法把“苦”字更加突出出来。诸如生男与生女的对比,青春期与衰老期的对比,形影不离与胡秦相隔的对比,胡秦有时见与参商无见时的对比等,都鲜明地抒发出了女主人公的不幸。尤其是作者运用第一人称,更使人感到如泣如诉,似乎更有着切肤之痛。 傅玄非常关注妇女问题,对其不幸的遭遇往往寄予深刻的同情。他的《董逃行·历九秋篇》所写的:“妾受命兮孤虚,男儿堕地称珠。女弱虽存若无,骨肉至亲更疏,奉事他人托躯。”《明月篇》所写的:“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常恐新间旧,变故兴细微。浮萍本无根,非水将何依!忧喜争相接,乐极还自悲。”都反映着同一主题,与《苦相篇》可以称为姊妹篇。当然,在傅玄的时代,妇女问题是根本无法解决的,但我们由此可以窥见作者所具有的不同寻常的气质,很值得我们赞赏。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