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调笑令 戴叔伦
释义

调笑令

戴叔伦

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鉴赏

这是一首写征人思归之情的小词。词的开头以强烈的感喟的语气出之:“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边草”即边地的白草。此草初与诸草无异,唯质地坚韧,为牛马所嗜,至秋天始干枯变白。在盛唐时代,边草变白,常常引起人们的建功立业思想,如王昌龄《江上闻笛》诗“何当边草白,旌节陇城阴”,就是如此;而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由于国力衰微,胡马南窥,朝廷不得不把大量的士兵送往边塞屯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屯戍生活,消磨了征人的青春。没有谁来关心,也没有谁来替换。在这苍茫的绝域,每当边草始生的时候,他们也曾经萌生过回乡的希望,但久而久之,希望渐渐淡薄,最后终于随着边草的枯萎而幻灭了。他们敏锐地感悟到,自己的命运如同边草!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这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征人的思归之苦。大雪放晴,遍地银白,衬托得今夜的月色分外皎洁。睹月思乡,原是人情之常。岑参《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李益《从军北征》诗:“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都是通过明月来传写出征人的思乡之情的。本词虽然没有明言,但作者运用回环的句式,让征人的眼光在山南山北的雪原上往复探寻,让征人的思想随着遍照的月光,流驶到千里万里以外的故乡。乐景哀情,相反相成。一种郁结、压抑而又无法排遣的思乡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读者细细品尝,是不难体味到的。

对月怀乡实为本词的主旨所在,故作者特意把“月明”两字安排在中间两句的结尾,以便在全词的结末处按照词牌的要求,再次加以强调:“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把“月明”两字翻为“明月”,且又复沓一次,这就把征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情态挑明了。不过本词中的征人在低头沉思中,却被一阵凄厉哀切的胡笳声惊醒过来。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事尚未结束,戍守未有尽期。这怎么能不使他们愁肠百结呢!

抒写征人的思乡之情而寄兴于边草、明月;感叹征人的不幸遭遇而借助于回环、复沓的句式,这就使得全词情景相生,精警含蓄,启人以丰富的联想。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4:0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