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江上愁心赋 李纲
释义

江上愁心赋

李纲

我归自南兮,涉千里之长江。兰舟桂楫兮,泛烟水之汤汤〔1〕。波平风软兮,若枕席之徜徉。忽长飙之暴作兮,巨浪骇以腾骧〔2〕。声殷殷以雷动兮,涛渺渺以云翔。天地以回薄兮〔3〕,峰峦岌以低昂〔4〕。舟人惴栗而不敢进兮,依浦溆而深藏〔5〕。纷雨雪之交集兮,知极阴之变阳。俄云雾之廓清兮,升杲日于东方。望列岫之参差兮〔6〕,辨远树之微茫。横中流而吊古兮,凭此江以为阻。不修德而恃险兮,咸奔亡而系虏。彼六朝之三百年兮,竞江山之谁主?历隋唐而混一兮,迄五季而割据。惟真人之龙翔兮,削僭乱而奠区宇〔7〕。漠然但见山高而水清兮,载二百年不复识旗帜而闻金鼓。巨盗乘间以窃发兮,意欲窥东南而负固。烦王师之出征兮,戈甲照于江渚。举太山以压卵兮〔8〕,何孤雏与腐鼠〔9〕。顾生灵之不幸兮,一时困於豺虎。吾家亦避寇而远适兮,方旅泊于异土。念亲年之已高兮,嗟幼稚之谁抚。幸归程之不远兮,怅风涛之龃龉。方吊往而伤今兮,独抑郁其谁语。惟江上之愁心兮,结长悲于万古。

注释

〔1〕汤(shāng)汤:水流大而急。

〔2〕腾骧(xiāng):江水奔腾翻涌,势如狂奔之马。骧:马奔跑。

〔3〕(sà):马行迅疾。

〔4〕岌(jí):山高。

〔5〕浦溆:水边,河水入海处。

〔6〕列岫(xiù):群山。

〔7〕僭(jiàn):超越本分。奠:安宁、稳定。

〔8〕太山压卵:即泰山压卵。典出《后汉书·广陵王荆传》。

〔9〕孤雏腐鼠:比喻微不足道的人或物。

鉴赏

李纲(1085—1140),字伯纪,邵武(今属福建)人,自其祖父始居无锡。政和二年(1112)进士,累官至太常少卿。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南渡后拜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御史弹劾,罢相。晚年曾做湖广宣抚使知潭州,后改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谥号忠定。深于文学,备具武略,为两宋之交著名的相才。一生著述甚丰,有《梁溪集》一百二十卷,包括诗文赋奏议等。存赋四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即以其诗文而言,亦雄深雅健,磊落光明,非寻常文士所及。……以赋格,置于唐人之中,可以乱真矣。”这篇赋从文中“归自南”、“避寇”等描述来看,大约是早年之作。文中通过他江上所见所感,抒发他对依江恃险统治兴衰的感慨之情和对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忧虑与担心之情,以及由于世路风波而引发的无限愁怀。

全文抒写吊古伤今的愁怀。写江上愁心之前先交代自己的行程,述行兼写景,以引出文章的抒情之境。文章开头在叙事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境界,给人留下联想类比的契机。长江风平浪静,令人心旷神怡,但这美好的境界却被突然而来的暴风雨所打破。这段描写借鉴了大赋善于夸饰烘托的手法,突出了暴风雨的暴戾险恶之状。作者是紧紧抓住与风暴发生连锁反应的几件事物来写的。如果说文章开头描绘的宁静之境象征一种美的境界,那么这里的暴风雨场景则是一种邪恶势力的化身。于是作者触景生情,由自然联想到社会、联想到人生,终于发生了“怅风涛之龃龌”的慨叹。这不仅是对长江风雨无常的慨叹,更是对世途风波无常的慨叹。李纲政和二年中进士,积官监察御史兼殿中侍御史。他有文韬武略,怀有振兴宋室江山的雄伟抱负,关注现实,不断上书言事,以此忤权贵,降官。但他的用世志意和忠诚并没有减弱。他入仕不久便几经迁谪,对仕途坎坷多难有切身体验,因而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风风雨雨十分敏感,所以江上的暴风使他想到世途的风雨之险,而感慨世途多艰,风涛龃龉。

“纷雨雪之交集兮,知极阴之变阳”为一过渡句。“雨雪交集”概括了前面暴风雨大作的描写,“极阴之变阳”既是说自然界“狂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运行变化规律,又是由这一规律引出下面宁静的境界,以抒发江上吊古之情。暴风雨过去,大江在脚下展示了辽阔浩渺的胸怀,像历史的证人,容纳着千古兴亡的故事。于是善感的作者心潮起伏,百感交集,“横中流而吊古”。面对地势险要的长江出于他对军事政治的敏感,自然联想到依江恃险,不修德政的六朝统治,但他没有去一一历数那些治乱兴亡的具体史实,只用了“彼六朝之三百年兮,竞江山之谁主”一名反问,概括了六朝三百年统治者频繁的改朝易主的历史,批判了他们凭江为阻,只重地利,不求人和,置人民死活于不顾,只知贪图享乐的错误做法,概括了他们“奔亡而系虏”的可悲结局。“历隋唐而混一兮,迄五季而割据。”一句带过隋唐五代,由吊古转而伤今。

这篇赋借江南阴云多变,长江风涛无常的特点,因情造境,寄寓自己对政治风云变幻无常造成的人生多艰、仕途坎坷的慨叹和体验。于怀古伤今中把家愁与国难联系起来,抒发了忧国忧民而无人理解的苦闷、迷惘、惆怅的情怀。全文采用楚辞唱叹体式,语意贯畅,呈散文化特点,却富有气势。抒情基调是愁而不怨,悲而不哀,显示出李纲高瞻远瞩、高度自信的胸襟与气魄。写江上愁心也具有长江般浩大的气势。此赋冲破了六朝抒情小赋描摹物象,罗列典故,表情婉转、词采华美的程式,在叙事写景的铺垫以后,依思绪的自然流动直接议论抒情,感情真挚,凝结着作者深沉的理性思索和切身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他高度的政治敏感。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