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乡子 苏轼 |
释义 | 南乡子 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鉴赏 述古,即陈述古,名襄,福州侯官人。进士及第,先后任浦城主簿、知河阳县、知常州等职。神宗立,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侍御史知杂事。在政治上,他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指责青苗法是“称贷以取利”,要求“贬斥王安石、吕惠卿以谢天下”。神宗曾向陈襄访问可用之人,襄举司马光、苏轼等三十三人以对。这引起王安石的不满,被命知陈州。熙宁五年(1072)八月改知杭州,时苏轼任杭州通判,二人多所唱和。熙宁七年(1074)陈襄改知应天府,苏轼作了六首词送述古,这是其中最后一首。王文诰《苏诗总案》卷十二说:“追送陈襄移守南都(即应天府),别于临平,舟中作《南乡子》。” 诗的上阕写归舟中回望告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发对陈襄的依依不舍之情。“回首乱山横”的“山”,就是第三句所说的临平山。“不见居人只见城”的城是指临平镇。“回首”“不见”的主语都是作者自己。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马上赋诗一篇寄之》“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登高回首”的也是苏轼而不是子由。这首词的写法相同,区别仅在于郑州是“登高回首”,故能看见弟弟的“乌帽出复没”;这里是“舟中”“回首”,故“不见居人只见城”。居人当然是指临平镇的人,但城中居人都“不见”,即将离开甚至已经离开临平的陈襄,当然更“不见”了,这样理解才符合苏轼惜别之意。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说:“昔人临歧执别,恋恋不忍远去而形于诗者,如王摩诘诗‘车徒望不见,时见起行尘’;欧阳詹云‘高城已不见,况复城中人’;东坡与其弟子由别云‘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咸记行人已远而故人不可复见,语虽不同,其惜别之意则同也。”把这首词的前两句加入所举例子中,一点也不会感到梗塞。正因为一、二句是写舟中看不见已去的友人,才会产生三至五句羡慕“临平山上塔”的感情。“山上塔”高高耸立(亭亭),可居高眺远,既可“迎客西来”,又可“送客”东行北上。据《元丰九域志》卷五载,杭州仁和县有临平镇,在杭州东北百余里处。临平山即在此,下临大运河。宋代官员由杭州北行,坐车马至临平,然后改坐船由大运河北上。如果“回首”者是陈襄,在百余里外的临平回望杭州,恐怕不仅“不见居人”,连“只见城”也不可能了。 下阕写因思念友人而夜不能寐,泪满衣襟。“归路晚风清”,“归路”二字绾合上下,不仅下阕是写自己“归路”中情景,上阕的“回首”临平也是别后“归路”中“回首”。“晚风清”,“一枕初寒”,既是写实,又是暗示友人去后,自己感到分外清冷。“梦不成”是说希望能在梦中与友人团聚,但却不能成寐。最后三句进一步补写“梦不成”,抒发思念友人的苦况。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里的写作手法与之相似,也是设想之词:残灯斜照,灯光昏暗(荧荧),秋雨已停而别泪不停。如果说上阕的特点是以“临平山上塔”还能望见友人反衬自己不能望见友人,那么下阕的特点就在于善于以“晚风清”“一枕初寒”“残灯”“荧荧”秋雨绵绵这样一些凄冷的词语烘托离别之苦。 有人曾说“眉山公之词短于情”。所谓“短于情”,如果是指短于柳永式的艳情,也许不无道理;如果是指缺乏真挚感情,那就完全不符合实际了。苏轼词对妻子(如《江城子·记梦》)、兄弟(如《水调歌头·中秋怀子由》)、朋友(如这首《南乡子》),都充满真挚而又深厚的感情。苏轼说自己“多情多感”(《采桑子》),“我辈情钟”(《点绛唇》),这首词就是明证。 |
随便看 |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