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虞美人 秦观 |
释义 | 虞美人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鉴赏 对这首词的写作缘起,杨湜《古今词话》所记甚详:“秦少游寓京师,有贵官延饮,出宠妓碧桃侑觞,劝酒惓惓。少游领其意,复举觞劝碧桃。贵官云:‘碧桃素不善饮。’意不欲少游强之。碧桃曰:‘今日为学士拚了一醉!’引巨觞长饮。少游即席赠《虞美人》词曰:‘碧桃天上栽和露……’。阖座悉恨。”据此,可知这也是一首赠妓之作。作者以其特有的敏感和深情,一下子便把握住了颤动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碧桃内心深处的悲剧之弦,并让它与自己惯于吹奏出凄音幽韵的“七管芦笛”发生和谐的共鸣,从而使词中飘逸着哀婉的音符。显然,作者为误入风尘、错植朽壤的碧桃代鸣不平,有“借他人酒杯,浇胸中块垒”之意。 词的上片以双关的笔墨,叹惋“碧桃”生性高洁却不得其所,徒有其明媚鲜妍。这里,咏花亦咏人,怜人亦自怜。“碧桃”句化用唐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赞美之意、钦羡之情灼然可见。栽于“天上”,写其“高”;“和露”而种,写共“洁”。唯其既高且洁,一旦沦于乱山腻水之间,才倍感孤凄幽独。这里,作者在赞美、钦羡中,已为碧桃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线,暗示她与污浊的尘世的牴牾势不可免。“不是”句仍是对碧桃的深情礼赞。“数”,指不在凡花数中。碧桃如此高洁,自非凡花之伦、俗卉之俦。然而,“不是凡花”,在污浊的尘世却偏被视为凡花,这正是碧桃的不幸之所在。“乱山”句写“不是凡花”的碧桃经历着比凡花更不幸的遭遇:被误植在人迹罕至的“乱山深处”,“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而不得斗妍上苑,争奇御林,享受应有的待遇。这既是隐喻色艺双绝的妓女碧桃误堕风尘、受尽凌辱,也是暗指屈居卑位的作者自己怀才不遇、历尽坎坷,用笔曲折,词意含蓄。“可惜”句是作者深蕴不平的叹惋。碧桃一枝横逸,美艳如画,却因生不得所而无人见赏,寂寞独开,幽极凄绝。这里,我们如闻作者天道何在、公理何在的怅问。 词的下片一改以物拟人、托物见意的笔法,设为碧桃的内心独白,刻画其矛盾而又痛苦的心理。“轻寒”句说只有春天慷慨地以那“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沾溉和沐浴着人间万物,似有无限情意。这是宕开一笔,为下文留下回旋余地。“不道”句作波澜开阖,说无奈春天并不听人管束和支配。意即春天不肯长驻人间,鲜艳的桃花也因此不能永葆红颜,难免埋骨香冢,“零落成泥”。这一沉重叹息,分明糅入了女主人公华年易逝、红颜薄命的凄怆感受。“为君”句立意略同晏几道《鹧鸪天》词中的“当年拚却醉颜红”。为酬知己,何妨一醉。碧桃与作者同秉异质,俱怀殊志,在这觥筹交错、嚣声四起的宴会上,犹如跻身于鸡群的双鹤一般,显得那样超尘脱俗。他们两情相向,一见倾心,恨不能携手而去,安危与共。然而碧桃自知此身早有所属,难与意中人风雨同程。伤心之余,她只得“拚了一醉”,一则聊以相酬,二则暂以解忧。一声“为君沉醉”,意蕴何其丰厚,情感何其沉痛!“只怕”句以逆笔反承前意,说酣饮入醉,固然可以暂时撇却现实,解忧消愁,然而一旦醒来,想到现实依然如故,却会感到更加烦恼,乃至五内俱焚,柔肠寸断。这里,作者既将碧桃那种进退维谷、百般无奈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又借碧桃之声口,披露了自己对饮酒、醉酒的真实看法。为了排愁遣闷,作者曾想遁迹醉乡。“醉乡广大人间小”。他以为只要喝得酩酊大醉,就会把自己在人间所遭遇的种种不幸看得轻、看得淡了,因而故作“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望海潮·广陵怀古》)、“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洲”(《望海潮·越州怀古》)之类的豪放语。然而,酒精的刺激和麻醉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它不可能使作者始终昏昏然地耽于那个虚无的世界,与忧愁苦恼绝缘。作者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而情不自禁地发出“谩道愁须酒,酒未到,愁已先回”(《满庭芳》)的浩叹。这里,“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既是碧桃的痛苦心音,也是作者的辛酸自白;既蕴藏着碧桃的沦落之感,也寄寓着作者的身世之恨。多少难以直陈的隐曲,尽在此中!纵观全词,比拟新巧,物我交融;逆笔回旋,一波三折;从而“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使读者如入迷宫,初觉惝恍一片;骋目既久,则渐入胜境,得览其旖旎风光而欣然忘返。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