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商调·山坡羊】题情(四首其三) 文徵明
释义

南【商调·山坡羊】

题情(四首其三)

文徵明

一种情根迤逗〔1〕,两簇眉峰频皱,前番病了兀自〔2〕今番又,心暗羞。区区一楚囚,黄花也笑我因谁瘦,只为冤家教我出尽丑。休休,春风燕子楼;飕飕,秋风鬓欲秋。

注释

〔1〕 迤逗:牵挂。

〔2〕 兀自:仍然,还是,亦作“兀子”。

鉴赏

此曲为《题情》四首中的第三首,乃词场应歌之作,表达一位弃妇的相思情怀。

开篇直入主题,写女子牵挂情郎“眉峰频皱”的忧郁神态。大概负心汉已不是第一次欺骗她,所以“前番病了兀自今番又”。然而,她却心犹未死,只是“心暗羞”罢了。“区区”句中的“楚囚”原指春秋时期被俘虏至晋国的楚人钟仪,后借指被囚禁之人,这里是指女子坠入情网,无法自拔,成了爱情的囚徒。接下来的“黄花”句,很显然化用了宋李清照《醉花阴》中的名句“人比黄花瘦”。原本纤瘦的菊花也在嘲笑她为一个似乎不值得去爱的忘恩负义之人而日渐消瘦,这是女子的移情与想象。看来她的心情是矛盾而复杂的:一方面,她隐约感到继续沉沦,有所不值;另一方面,情郎的身影一而再、再而三地浮现于心头,挥之不去,这又使得女子欲罢未能,依然甘心为他而瘦,哪怕“出尽丑”。末四句进一步揭示出女子的内心变化。“休休”即不要;“春风”句则化用了典故,相传唐德宗贞元年间尚书张建封去世后,其爱妾关盼盼念旧不嫁,独居燕子楼十余年之久(见唐白居易《〈燕子楼〉诗序》),后遂以“燕子楼”泛指女子的居所。“飕飕”指秋风吹过之声;“鬓欲秋”即鬓欲衰,南宋陆游《诉衷情》亦云:“胡未灭,鬓先秋。”四句合而观之,是讲女子在经受了一次又一次地相思折磨之后,终于感到此番被弃恐怕真的再也见不到那位薄幸的情郎,只能独居苦守,空自悲切,在“燕子楼”中颓然老去。

明宪宗成化、孝宗弘治时期,吴中一带的词场才子多代青楼女子立言的应歌之曲,徵明此曲即是。本曲风格在雅俗之间,既不避口语俗字,又化入诗词典故,兼具市井的通俗趣味与文人的闲雅情致。曲中有关女子心理活动的描写,生动形象、细致入微、合情合理。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