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仙吕·皂罗袍】
寓中苦雨
沈自晋
风雨凄其忒甚,奈百端陡集泪洒沾襟。败叶纷飞下寒林,愁看一带苍黄锦。岭云欲断,烟消翠阴。溪泉如咽,松悲响沉。逼得我萧条隐几难安枕。
鉴赏
这一首曲应作于战乱中。题目点明为“苦雨”而作,首句也回应此点,“凄其”原出《诗经·邶风·绿衣》:“兮绤兮,凄其以风。”形容风雨凄凄天气寒凉。“忒甚”,太过分。秋风萧瑟,落叶满地,阴云密布,冷雨绵绵,这样的天气确实令人压抑甚至烦恼。但是,仅仅因为天气不佳,总不至于触景生悲,听到小溪流水之声如闻哽咽哭声、风吹松枝的响声也令人觉得低沉而忧郁伤感,看到苍黄秋景满腹生愁,乃至于“泪洒沾襟”。这个忧伤,另有原因,是因“百端陡集”,亦即百感交集所致。至于这“百端”具体何所指,这就看读者的联想推理了。总之,肯定与作者国亡家破、身为难民的处境有关,这是没有疑问的。这种处境本就存在,而凄凉心境也同样本就存在,冷雨凄风只不过是一个诱因,或者说只是一个创作的由头罢了。苦雨、败叶、寒林等,无不是传统上凄清愁苦的意象,而以之与“泪”“愁”“咽”“悲”等相互搭配,相互映衬,尽管无多新意,却也已经十分准确地传达出了作者此时的心境。
(杨骥)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