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双调·锁南枝带过罗江怨】丁未苦雨 赵南星
释义

南【双调·锁南枝带过罗江怨】

丁未苦雨

赵南星

将天问,要怎么,旱时节盼雨闸定法,没情雨破着工夫下。溜街忽流忽剌,涮房屋扑提扑塌。湿渌渌逃命何方遄。阎王殿挤坏了功曹,古佛堂推倒了那吒。神灵说我也淋的怕。哭啼啼哀告天爷:肯将人尽做鱼虾?勾咧勾咧饶了吧。

鉴赏

这一首带过曲描写作者所经历的丁未苦雨,时当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离明亡约半个世纪。

“锁南枝”部分首先写道:“将天问:要怎么?”作者对天发问:“你要怎么样?”或者问:“你究竟要干什么?”问得突然,也问得奇怪。接着,作者补充叙述老天已经干了些什么:“旱时节盼雨闸定法,没情雨破着工夫下。”用的是陈述的语气,实际上是在继续发问:你为何“旱时节盼雨闸定法”?你又为何“没情雨破着工夫下”?语含责难,意思是下界黎民大旱时节渴盼下雨,老天你却施行“闸定法”,一滴雨也不下,吝啬异常;反之,不需要雨水的时候,你却将那无情大雨“破着工夫下”,不惜功夫,一个劲儿猛下,直下得江河横溢、人为鱼鳖还不停止。下文补足“没情雨破着工夫下”的具体情况:“溜街忽流忽剌,涮房屋扑提扑塌。”雨水顺着大街冲刷,使街道成了河流,还将房屋冲得垮的垮塌的塌。曲子上半部分先责问,再以陈述的语气责问老天倒行逆施,该下不下、不该下时却可劲儿下,最后描绘洪流横溢、房倒屋塌的悲惨景象,围绕“苦雨”展开描写,意在谴责老天。

带过“罗江怨”部分,作者先以“湿渌渌逃命何方遄(讯速之意)”承上启下,意为如此大水,遍地“湿渌渌”,向何方可以逃命?逃向何处最为迅速安全?实际上是无处可逃。接下来,作者不写人的无路可逃,而写鬼神也被洪水吓得急忙逃命的狼狈相:“阎王殿挤坏了功曹,古佛堂推倒了那吒。”后面还用寓言的方法,托神灵的口吻说:“我也淋的怕。”神灵还哭哭啼啼地哀告老天爷:“肯将人尽做鱼虾?勾咧勾咧饶了吧。”意思是老天爷,你真要将人全部淹没而成为鱼虾?最后哀告:够了够了,老天,你饶了我们吧。这种哀告,既是神灵发出的,也是作者代百姓发出的,显示了人们在洪水面前的无奈。

小令描写苦雨,首先问天、责天,想象奇特,接着描写洪水横溢、房倒屋塌的恐怖景象。后面以想象的手法,写神灵逃避洪水的狼狈相以及对老天的哀告。散曲既写雨之苦,即雨下得大、下得长,无休无止,以至洪水横溢、房倒屋塌、人们无处可逃,更不用说无以为生了。还写对雨之苦情,前面谴责老天为何下此苦雨,后面哀告老天,不要再下雨,前后呼应。全曲描写生动真实,寓言巧妙,体现了作者的忧民之情。对比唐杜甫《春夜喜雨》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可知苦雨与喜雨之别,也可知苦雨之情与喜雨之情的区别。二者都是名作,不过杜甫的诗歌以清新细腻流传千古,而此曲则情感激切,想象奇特,语言诙谐俏皮,还运用了夸张、形容、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极富民间口语色彩,因此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