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舞赋 傅毅 |
释义 | 舞赋并序 楚襄王既游云梦,使宋玉赋高唐之事,将置酒宴饮,谓宋玉曰:“寡人欲觞群臣〔1〕,何以娱之?”玉曰:“臣闻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形。《激楚》《结风》《阳阿》之舞,材人之穷观,天下之至妙,噫!可以进乎〔2〕?”王曰:“如其郑何〔3〕?”玉曰:“小大殊用,郑雅异宜〔4〕。弛张之度,圣哲所施〔5〕。是以《乐》纪干戚之容,《雅》美蹲蹲之舞,《礼》设三爵之制,《颂》有醉归之歌〔6〕。夫《咸池》《六英》,所以陈清庙、协神人也;郑卫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7〕。余日怡荡,非以风民也〔8〕。其何害哉!”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曰:“唯唯〔9〕。” 夫何皎皎之闲夜兮,明月烂以施光〔10〕。朱火晔其延起兮,耀华屋而熹洞房〔11〕。黼帐袪而结组兮,铺首炳以焜煌〔12〕。陈茵席而设坐兮,溢金罍而列玉觞〔13〕。腾觚爵之斟酌兮,漫既醉其乐康〔14〕。严颜和而怡怿兮,幽情形而外扬〔15〕。文人不能怀其藻兮,武毅不能隐其刚〔16〕。简惰跳踃,般纷挐兮〔17〕;渊塞沉荡〔18〕,改恒常兮。于是郑女出进,二八徐侍〔19〕。姣服极丽,姁媮致态〔20〕。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21〕。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22〕。珠翠的皪而照耀兮,华袿飞髾而杂纤罗〔23〕。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24〕。动朱唇,纡清阳〔25〕。抗音高歌为乐方〔26〕。歌曰:“摅予意弘观兮,绎精灵之所束〔27〕。驰紧急之弦张兮,慢末事之骩曲〔28〕。舒恢台之广度兮,阔细体之苛缛〔29〕。嘉《关雎》之不淫兮,哀《蟋蟀》之局促〔30〕。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31〕。”扬激徵,骋清角,赞舞操,奏均曲〔32〕。形态和,神意协。从容得,志不劫〔33〕。 于是蹑节鼓陈,舒意自广,游心无垠,远思长想〔34〕。其始兴也,若俯若仰,若来若往。雍容惆怅,不可为象〔35〕。其少进也,若翱若行,若竦若倾,兀动赴度,指顾应声,罗衣从风,长袖交横〔36〕。骆驿飞散,飒擖合并〔37〕。鶣 于是欢洽宴夜,命遣诸客。扰攘就驾,仆夫正策〔60〕。车骑并狎, 注释 〔1〕楚襄王:楚顷襄王。云梦:泽名。在今湖北潜江县西南。泛指春秋战国时楚国君主的游猎区。赋高唐之事:宋玉曾作《高唐》《神女》二赋,写的是楚王与巫山高唐神女恋爱的故事。觞:以酒饮人。 〔2〕歌以咏言:语出《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舞以尽意:《毛诗序》有一段阐明诗歌的言志特征和诗歌与音乐舞蹈的相互关系的话:“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舞以尽意”谓以舞蹈来充分表达情志。《激楚》:楚歌曲名,音调激切昂扬。《结风》《阳阿》,皆舞曲名。材人:才人,有才华的人。穷观:极观。进:引进。 〔3〕此句意为楚王怕引进的歌舞类似郑国的俗乐。春秋战国时郑、卫的俗乐很有名,其音调与雅乐不同。《礼·乐记》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论语·卫灵公》也有“放郑声”、“郑声淫”之说。 〔4〕殊用:不同的用途。异宜:各有所宜。 〔5〕“弛张”句:弓上弦叫张,下弦叫弛。《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这是比喻周文王、武王以宽严相济治天下。 〔6〕干戚:古代武舞名,舞者手执干(盾)戚(斧)。《礼·乐记》:“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蹲(dūn)蹲:起舞。三爵:爵,古代酒器。古礼,臣侍君宴,不过三爵。 〔7〕《咸池》:周代用于祭祀的六个乐舞之一,相传为尧时代的乐舞。《六英》:古乐名,传说是帝喾之乐,一说是颛顼之乐。清庙:太庙,天子祭祖先之庙。协:和。密坐:互相靠近地坐在一起。接:接引。 〔8〕余日:暇日。怡(yí)荡:和悦畅快。风:教化。 〔9〕唯唯:应诺声。 〔10〕夫何:发语词。闲夜:静夜。施:散布。 〔11〕朱火:烛。晔(yè):光。熹(xī):放光明。 〔12〕黼(fǔ)帐:绣帐。袪(qū):撩起。结组:用丝带结上。铺首:门上用以衔环的底盘,多以铜制。焜(hùn)煌:明亮。 〔13〕茵(yīn):坐褥。罍(léi):古代酒器,形似壶。 〔14〕觚(gū):古代酒器,比爵大。漫:无拘束。 〔15〕严颜:严肃的容颜。怡怿(yì):和蔼喜悦。幽情:隐秘的感情。 〔16〕怀:藏。藻:文采。武毅:勇猛果敢的人。 〔17〕简惰:简慢懒惰的人。跳踃(xiāo):跳跃。般:通“盘”,回旋。纷挐(rú):牵持杂乱。 〔18〕渊塞:深沉实在的人。 〔19〕郑女:郑地的女子,相传古代郑国多美貌的女伎。进:向前。二八:16人。徐侍:缓步侍侧。 〔20〕姁媮(xū yú):妖媚的神态。 〔21〕嫽(liáo)妙:俊美。妖蛊:艳丽。晔:光彩。 〔22〕连娟:细长。这二句说眉细长而弯曲,目转盼如水波之横流。 〔23〕的皪(lì):亮晶晶的样子。飞髾(shāo):飘动着的缀在袿上的假饰。纤罗:纤细的丝罗,即指华袿。 〔24〕若芳:指杜若,歌者佩带的香草。 〔25〕纡(yú):低。清阳:即清扬,指清秀的眉目。 〔26〕乐方:乐曲的法式。 〔27〕摅(shū):抒发。弘观:大观。绎精灵之所束:使约束的精神得以伸展。 〔28〕这二句意谓在舞蹈节目之前,先以缓歌诉说舞蹈的底细和原委。末事,这里是代表舞者对自己所从事的舞蹈事业的谦称。 〔29〕这二句意谓舒展广大的胸怀,摆脱苛屑的规则。恢台,广大。细体,琐屑的规矩。 〔30〕这二句意谓赞美《关雎》的乐而不淫,哀怜《蟋蟀》的局促小见。局促,见识不广。 〔31〕泰真:中国哲学术语,即太极真气,是构成宇宙的元气。元气运动而分阴阳,由阴阳而派生宇宙万物。否(pǐ)隔:闭塞不通。 〔32〕徵(zhǐ)、角:中国五声音阶中的两个音级。徵音激,角音清。舞操(càn):舞的节奏。操,通“掺”。均曲:合乎乐律的歌曲。均,古代乐器的调律器。 〔33〕这二句意谓歌者的形态神意无不与歌词内容相和谐。她从容自得,志气不为外物所胁。 〔34〕无垠(yín):无边际。 〔35〕始兴:开始起舞。雍容:温雅大方。惆怅(chóu chàng):失意而哀伤。象:形容。 〔36〕竦(sǒng):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倾:身子斜倾。兀(wù)动:不安静地跳动。赴度:投入音乐的节拍。应声:与曲声相应。 〔37〕络绎飞散:形容罗衣飘荡不绝。飒沓(sà tà):盘旋之貌。合并:团聚。 〔38〕鶣 〔39〕绰约:美。闲靡:文雅而柔美。闲,通“娴”。机迅:象弩机发箭那样迅疾。姿:通“资”,藉。慤(què)素:忠贞质朴。 〔40〕仪操:容貌品行。杳冥:高远莫测之境。 〔41〕汤(shāng)汤:大水急流。峨峨:高峻。 〔42〕这二句意谓她的舞蹈表明了歌诗的内容和它的意旨,乃至表达了诗中的叹息和激昂感情。指:通“恉”。 〔43〕这二句意谓舞者气高、志洁。 〔44〕工:指乐师、乐人。以上铺写一女独舞的情景。 〔45〕这是说众舞女按次序一个接着一个上场。 〔46〕这二句意谓修饰美好的容仪,较量才艺的巧妙。埒(liè):等,衡量。夸:通“姱”,美好。 〔47〕轶态:超逸的神态。瑰(guī)姿:美丽的容貌。 〔48〕眄(miǎn):斜视。盘鼓:扁平如盘的鼓,用为舞具。古有七盘舞,列七个盘鼓于地,舞者手举杖策,往来其上而舞。青眸:黑眼珠。哇咬:民间歌曲。皓(hào):洁白。 〔49〕摘齐行列:指摘行列,使之整齐。经营切拟:意谓大家紧贴着肩一起往来周旋。 〔50〕回翔:回旋飞翔。竦峙:耸立。击不致策:以策击鼓时似乎策不及鼓。顿:停。翼尔:轻飘飘。悠往:舞向远处。 〔51〕回身还入:从停息处回身而舞。迫于急节:意谓在乐曲的急拍的催促下。浮腾:跳跃。累跪:反复不停地跪起。跗蹋(fū tà):反足蹈地。摩跌:以脚摩地而扬跌。 〔52〕纡形赴远:曲体远跃。漼(cuǐ):折。摧折:曲折。 〔53〕纤縠(hú):细绉,指舞衣。蛾飞:如蛾轻飞。纷猋(biāo):飞扬。 〔54〕超 〔55〕委蛇(wēi yí):回旋曲折之貌。姌袅(rǎn niǎo):柔长之貌。飘忽:迅疾。 〔56〕素蜺:白虹。 〔57〕黎收:敛容。曲度究毕:乐曲终尽。 〔58〕迁延:却退。退复次列:退回行列。 〔59〕怡悦:快乐。 〔60〕欢洽:欢情融洽。命遣诸客:这一句再一次与序中“欲觞群臣”相照应。扰攘:纷争。正策:执鞭。 〔61〕并狎(xiá):拥挤。 〔62〕逸足:快步。跄(qiāng)捍:疾驰。凌越:逾越。 〔63〕龙骧横举:像龙那样抬起头而横跑。镳(biāo):马嚼子,马口中所衔铁具露出在外的两头部分。 〔64〕倾夺:相竞奔驰。 〔65〕逾埃:绝尘。赴辙:追前车之辙。跖(zhí)地远群:蹄一着地就远出于群马。暗跳:行疾。 〔66〕宛足:屈足不行。盘桓:逗留。逐末:在末后追赶。 〔67〕矜容爱仪:意谓马自矜而爱它的容仪。洋洋:舒缓摇尾之貌。习习:和调之貌。承意:顺承御者的意愿。 〔68〕骛骤:奔驰。相及:相接。 〔69〕天王:大王。燕胥:犹宴醑,宴饮之乐。佚:放荡。 〔70〕遗老:忘老。永年:长寿。 鉴赏 傅毅(约47—92),字武仲,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东汉章帝时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作《显宗颂》十篇,文名显于朝廷。博学多才,为东汉辞赋家。据《后汉书》本传,其作有诗、赋、文章28篇。其赋今存《舞赋》《洛都赋》《雅琴赋》《七激》及《反都赋》、《扇赋》、《窦将军北征颂》、《西征颂》等残文。其中以《舞赋》最著。 《舞赋》是一篇托古之作,以假设楚王设宴欲觞群臣时与宋玉的一段对话为序言。全赋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叙写明月皎洁的静夜,红烛照耀着华屋洞房。楚王与群臣畅饮至酣时,16名美丽的郑女缓步上前。第二段着重描写舞蹈场面,先写独舞之状,次写队舞之状,极尽刻画形容之能事。这是全赋的主体。第三段主要叙写宾客欢散时车马驰骤情景,是赋的结尾。三段紧密衔接。 此赋反映了作者颇为先进的艺术观。他在序中假设宋玉答楚王的一番话中就提出了“小大殊用,郑雅异宜”,反对一味推崇“陈清庙、协神人”的雅乐而诋毁、排斥“娱密坐、接欢欣”的俗乐。他在赋中,更让郑女于舞前所唱的歌词中极力宣扬了舞蹈艺术具有舒展人们的胸怀、摆脱苛缛的陈规陋习,乃至“启泰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的巨大作用。并且热情赞美了她歌唱时“从容得,志不劫”的神态完全与歌词的精神相和谐。这之后,又以“怀慤素之洁清”,“独驰思乎杳冥”,“气若浮云,志若秋霜”等语形象地表现了独舞者一尘不染的内在素质。这一切所显示出的艺术观,在经学严重窒息思想、抑止艺术的东汉时期是极为罕见的。以歌舞为业的女艺人,在汉代被称为“倡伎”,受人轻视。傅毅却对她们极为尊重。在精心铺写她们的色艺双美的同时,更着意揭示她们的灵魂的洁净和美好。这样就写得相当传神,而且格调颇高,千古常新。 叙事状物细腻委曲而生动,是这篇《舞赋》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如写一女独舞:始则“若俯若仰,若往若来”,较和缓地迁转不定;继则“若翔若行,若竦若倾”,旋转逐步加速,但见:“罗衣从风,长袖交横”,“绰约闲靡,机迅体轻”。忽而络绎飘飏,忽而屈折盘旋。或如轻燕的下蹲,或如惊鹄的举翅。这一切舞姿无不与鼓节、曲声相应和,从而充分显示了她的舞蹈艺技的无比精湛。更兼她那端庄、美丽的仪容和随时显露的纯洁高雅的志趣,也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惊叹。使人读后也有身临其境之感。此外,对队舞的轻疾之态更作了细致而逼真的刻画,对宾客散去时的车喧马腾之状和众马奔驰时所表现的不同脾性也描写得淋漓尽致。全赋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语言华美而流畅自如。序言全为散文形式,赋中或偶句,或散句,显得自然而不杂乱,灵活而不板滞。 综观《舞赋》的思想和艺术,它为东汉赋坛增添了不少新色。后人所写的《舞赋》《观舞赋》也没有一篇可以与它相媲美。由此可见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是有见地的。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