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驷驖 诗经 | ||||||||||||||||||||||||||
释义 | 风·秦风 驷驖
注释 〔1〕 〔2〕公:指秦君。媚子:宠爱的人。 〔3〕奉:献。时:通“是”,此。辰:通“麎(chén)”,大鹿。辰牡:即麎牡,泛指雄兽。此句说虞人(掌苑囿的官)把群兽赶出来,让国君射猎。 〔4〕舍:放。拔:即“括”,箭的末端。 〔5〕闲:熟练。 〔6〕 〔7〕猃(xiǎn):长嘴猎狗。歇骄:亦作“猲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秦君游猎情景的叙事诗。《毛诗序》说:“《驷 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十六个字。首章写出猎,次章写射猎,末章写猎后,三章诗把秦襄公一次游猎的全过程写得十分生动而简洁。那么作者是怎样把生动与简洁二者统一起来的呢?那就是他善于截取游猎过程中最有典型性的情节,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一点当为赏析《驷 首章出猎——四匹铁青马驾车疾驰而去,原来操着马缰绳的是秦襄公的幸臣,他正在随从秦襄公去打猎。这不仅描写了出猎的情景,同时也交代了其中的主要人物。至于秦襄公车马之盛,随从之多以及弓弩之强,作者虽然没有着墨,但从中是完全可以想见的。 次章射猎——虞人把养得又肥又胖、几乎跑不动的一大群野兽驱赶出来,秦襄公对左右侍从说他射左边的,左边的野兽真就倒了霉。由此可以想见奴才们对主子的一顿吹捧:“媚子”等伸着大拇指说:“君王好箭法!”这一章是古代帝王狩猎的真实写照,他们射猎的对象并非深山老林里的猛兽,而是自家园囿里的“圈兽”,其身手之不凡是有限的。 末章猎后——秦襄公的兴致转为游览观赏,四匹铁青马载着他和“媚子”等从容不迫地来到北园。这时他已换乘轻便的“ 十五国风之中写打猎的有《周南·兔罝》《郑风·大叔于田》和这首《秦风·驷 |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