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乳燕飞 周密
释义

乳燕飞

辛未首夏,以书舫载客游苏湾。徙倚危亭,极登览之趣。所谓浮玉山、碧浪湖者,皆横陈于前,特吾几席中一物耳。遥望具区,渺如烟云,洞庭、缥缈诸峰,矗矗献状,盖王右丞、李将军着色画也。松风怒号,暝色四起,使人浩然忘归。慨然怀古,高歌举白,不知身世为何如也。溪山不老,临赏无穷,后之视今,当有契余言者。因大书山楹,以纪来游。

周密

波影摇涟甃,趁熏风、一舸来时,翠阴清昼。去郭轩楹才数里,藓磴松关云岫。快屐齿、筇枝先后。空半危亭堪聚远,看洞庭、缥缈争奇秀。人自老,景如旧。来帆去棹还知否,问古今、几度斜阳,几番回首?晚色一川谁管领,都付雨荷烟柳。知我者、燕朋鸥友。笑拍阑干呼范蠡,甚平吴、却倩垂纶手?吁万古,付卮酒。

鉴赏

本篇是作者“纪游抒情词”的代表作。景定五年(1264),作者与杨缵、张枢、李彭老等词人聚盟,结成西湖吟社,经常同游湖山,饮酒高歌,写下了许多流连山川、忘情世事的纪游抒情词。这首词作于咸淳七年(1271),是作者与社中盟友游湖州乌程的苏湾时写的。据作者《癸辛杂识》记载,苏湾在乌程县南,苏轼当年守郡时,曾筑堤其侧,因而得名。当时属于作者的词友赵菊坡的家园。其地“去南关三里,而近碧浪湖,浮玉山在其前,景物殊胜。山椒有雄跨亭,尽见太湖诸山。”词的小序记述了这次游玩的过程,介绍了创作这首词的动机。

上片一开始就记此次苏湾之游:先写水,后写山,再写水。“波影摇涟甃”三句,点出兹游乘的是“一舸”,时间是飘拂“熏风”的一个初夏“清昼”。“甃”,石砌的湖堤。“熏风”,即和风,指东南风或南风。湖波摇荡着,涟漪倒映着湖堤,词人一舸来游,那醉人的熏风,翠绿的树荫,已经使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了。写法与姜夔《念奴娇》发端的“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数句相同,而描绘更加具体、形象,意境似更多彩多姿。“去郭轩楹”二句,既点出苏湾的地理位置,又从水上写到山上的“危亭”。“藓磴”,长满苔藓的山径石阶。“松关”,满山松树,宛如关隘。“云岫”,白云舒卷的青翠峰峦。三者浑然一体,将危亭所在的山峦写得令人十分神往。如此美丽诱人的去处,怎能不使词人和他的游侣“快屐齿、筇枝先后”,去攀山登岭,探胜访幽呢?“屐齿”,有齿的木屐。南朝宋大诗人谢灵运酷好登山,史书上说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尽备”。他特制了一种爬山的鞋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以保持身体平衡。“筇枝”,竹枝,可拄以登高。“快屐齿”一句,极写作者等人游兴之浓。可见他们终于舍舟登陆,攀登山峦,“徙倚危亭”了。“空半”两句,即写登眺时所见。“空半”,犹言在半空之中。“危亭”,建在高处的亭子。由于地势很高,所以能将远处的景物收入眼帘,连太湖中争奇竞秀的洞庭山、缥缈诸峰,也“皆横陈于前”,只不过是我“几席中一物”而已。由于词人不止一次来游,这次重游,风景依旧,而人已老大,故上片结尾由此兴怀。所谓“人自老,景如旧”,也就是小序中“溪山不老,临赏无穷”的意思。

换头紧承上片末二句而来,进一步抒发登临时的感慨。“来帆去棹”,泛指太湖上往来的船只。“问古今”两句有两层意思:一是泛说年去岁来,不知道游人在这里欣赏过多少次落日,又多少次依依不舍地离去,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河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慨相近;二是说,今天我携侣来游,已是“暝色四起”,而我们仍“浩然忘归”,可是“溪山不老,临赏无穷”,我们终将同昔日的游人一样,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去。两层意思合在一处,自然就不仅抚今思昔,“慨然怀古”,并且进而叹息人去之后,如此美妙的晚色无人赏玩只能付之雨荷烟柳了。“晚色一川”二句,从姜夔《八归》词“最可惜一片江山,总付与啼”之句化来,峻激不逮,而婉雅则似有过之。“知我者”一句,紧承上文而来,意思说,我很快就要暂时离开这儿了,然而我志在江湖,终将隐逸,此心唯有湖上的燕朋鸥友了解。“燕”“鸥”既是虚指,如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之类;同时又是实指,即针对吟社的朋友而言。作者《春日感怀寄修门从游》诗说:“华年锦瑟事谁论?燕社鸥盟半不存。”可证。“知我者”一句,用辛弃疾“知我者,二三子”(《贺新郎》)词意。“笑拍阑干呼范蠡”两句,再承上申言自己不问世事,志在隐逸。范蠡为越国大夫,他帮助越王勾践消灭了吴国之后,担心越王会诛杀功臣,就避往太湖,泛舟烟波。作者与朋友们谈起范蠡,忍不住手拍阑干大笑起来:当时正在平定吴国的时候,怎么却请这样一个身在魏阙、心在江湖的范蠡来筹划大计呢?弦外之音:如今要去做平定吴国这类军国大事,根本不需要找我们这些“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渔樵隐士。这里隐以后半生的范蠡自喻,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无意政治的消极处世思想。由于对作者写作此词时的真实内心活动不了解,因此其中是否有壮志未酬因而愤世嫉俗的因素,我们不得而知。末以“吁万古,付卮酒”两句作结,意谓在感叹“溪山不老,临赏无穷”之余,还不如且进杯中物吧!写法与吴文英《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的结句“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相似,然吴词气势较为雄健,而此词情绪比较低沉。

这首词的词序非常优美,可视为一篇独立的小型游记散文。它虽与词的内容有些重复,但对理解本词还是很有帮助的。从这方面来看,显然是继承了前辈词人姜夔的写法。近代学者吴梅把周密与姜夔并称,说他们的词序有如郦道元的《水经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见《词学通论》)。此词的小序确实可以当之无愧,从此词本身来看,其风格有的地方接近稼轩,有的地方接近梦窗,而自其总体观之,则仍于白石为近,可谓以白石为躯干,而以稼轩、梦窗等人傅粉设色。杜甫《戏为六绝句》云:“转益多师是汝师。”这首词也表现了作者博采广收的创作态度和功力。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4: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