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念奴娇(雪) 陈郁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念奴娇

陈郁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不论高低并上下,平白都教一例。鼓动滕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吴元济。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刘一清《钱塘遗事》载:“贾相当国,陈藏一作雪词讥之。”并且全文记载了这首词。“藏一”是陈郁的号,“贾相”即贾似道。刘一清是宋元间杭州人,南宋灭亡的目击者,其《钱塘遗事》记南宋末年军国大政,《四库提要》认为“目击偾败较传闻者为悉”“多有正史所不及者”,给予高度评价,其中陈藏一作雪词讥贾似道之说,以后诸书转引,皆无异词,似较可信。此词借滥施淫威肆无顾忌的雪讥刺贾似道,可谓妥帖得体。

起两句,突兀而来,下笔不凡。“没巴没鼻”,当时俗语,即今“没来由”的意思,是说转瞬之间做出了一场漫天漫地的大雪,真是好没来由!这个形势,很像贾似道入相。贾似道本来是个赌徒无赖,以其姐姐突然成了宋理宗的宠妃,而得飞黄腾达:嘉熙二年戊戌(1238)被诏廷对(皇帝面试),即擢太常丞、军器监,以此为起跳点,几年之间,加官进爵,以至入相,躐拜平章(见《宋史》本传),位极人臣,权倾内外,皇帝也在其掌握之中,真是既“漫天”又“漫地”。“霎时间”,极言其速。一个无赖,竟能如此这般,真是好没来由!所以作者劈头来一句“没巴没鼻”,以俗话骂人,无限愤恨,尽在其中。“不论”两句,紧承“漫天漫地”,字面是写雪覆盖一切(不论高低上下,一律使它“平”而且“白”,状大雪甚趣;“平白”又有平空、无缘无故之义),而实际上是指贾似道独专国政。贾似道专政,确实有“平白都教一例”的威势,如贤才悉退,群小悉进;有敢弹劾者,悉黥配边远州军,终身不得录用;谏官统统换成庸懦易制之辈;他在浙西强“买”民田,不问亩值几千缗,悉付四十缗;从他仓里出来的粮食,悉以七斗为石(应是十斗为一石);谁有宝玩,他一旦知道,悉数夺取,带进坟墓者,掘坟取之;其母胡氏死,下葬时适逢大雨,群臣百官,不问大小,一例站在大雨中,终日无敢易位者;若是蒙古(后改国号曰元)兵进攻,一例纳币称臣。凡此“平白都教一例”之事,不胜枚举。“鼓动”三句,字面是写雪滥施淫威。滕六,一作滕神,是雪神;巽二是风神。风雪二神搅在一起,自然是大张威势。这不禁使人想起了范成大《正月六日风雪大作》诗中的名句:“滕六无端巽二痴,翻天作恶破春迟”,两个恶煞搅在一起,还会有春天吗?用这三句讥贾似道,也算够深刻的了。贾似道“招邀”了一批无赖,安插在各要害部门,纵(“鼓动”)其作恶;他又惯于鼓动台谏诬劾忠良,像吴潜、向士璧这样的名臣,都不能逃脱他的魔掌;对外来说,贾似道亦有“招邀”蒙古兵入室之罪。凡此,皆“鼓动”“招邀”这三句的政治内涵。“识他”两句,字面是指以暴雪为“祥瑞”,实际上是指斥朝廷昏庸,不识贾似道真面目,纵容庇护,使贾似道更加骄横。例如贾似道领兵援鄂州,惧蒙古军强,暗许以称臣、输岁币,使其退兵北归,却谎报“肃清”,致理宗以为他有再造社稷之功,加官拜相。这首词写于贾似道倒台之前,所以词中有“只今”云云。

上片字面是写雪的淫威,一再鞭斥;下片调转了一下角度,先由“雪”引出一个有关的历史故事,借古喻今。“鹅鸭池边”三句,写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李愬雪夜袭蔡州,活捉割据大藩吴元济事。蔡州城边有鹅鸭池,愬令击之,以乱军声。用鹅鸭叫声掩饰其兵马进击之声,造成蔡州军士的错觉,不作准备,于是袭破城池,活捉吴元济。所以词中说鹅鸭池边一场大雪误了吴元济。无独有偶,四百多年之后,宋理宗端平元年正月(1234),宋灭金于蔡州。不过,宋的这次蔡州之战,却是联合了甚至是依靠了蒙古军的力量。从此,蒙古逞强,宋、蒙兵连祸结,这可就“误了”南宋一朝。宋的这次蔡州之战,虽然与贾似道无干,但在以后的宋蒙战争中,贾却扮演了可耻的角色,他的“称臣纳币”在中国历史上是有名的,这也误了南宋一朝。“东郭先生”两句,据《初学记》,东郭先生不畏冰雪,家贫寒,衣履不完,履有上无下,雪中行走,足尽践地。这首词中的“东郭先生”,可能是用来指摘台谏官的失职。“东郭先生”盖由东郭牙而来。东郭牙,周代名臣,能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被立为大谏之官。这里用以代指当时的谏官。“东风”以下五句,是作者的想象之辞,字面的意思是说:大雪如此作恶,必有尽头,一旦东风送暖,红日高照,这漫天漫地的雪,必将化为流水而去,而山河,也就恢复了它的原貌。政治含义则是预示贾似道的必然垮台。“东皇”是司春之神,“东风”“暖日”云云,皆是春天景象,春回大地,山河皆着春色,即皆属“东皇”所有,故曰“山河原是我底”。这几句用笔轻快,活泼,充满了作者的美好希望。

如上所说,这首词是写在贾似道为相期间,作者目睹其邪恶,但又不能直接指斥,所以不得不借“雪”给以讥刺。以雪的严酷肆虐比拟贾似道,是很贴切的。而文字亦佳。嬉笑中有怒骂,俗俚中寓严峻,特别是上片,语语有据,句句见血,的确是一首好的政治讽刺词。这里应当说明的是,这首词在当时并不是孤立出现的。在贾似道横行一时的时候,曾出现过不少讽刺、抨击贾似道的诗词。如贾似道为了增收田赋,在江南丈量土地,寸地必征其税。于是有词迎头痛击:“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

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词苑丛谈》卷十一)语言风格与陈郁《雪》词相类,而正面指斥的勇气则为陈词所不及。这里仅举一例,可与此词共读。

(邱鸣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