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邺都引 张说 |
释义 | 邺都引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 邺傍高塚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 鉴赏 这是一首览古诗。诗以曹魏的邺都(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为题,以乐府诗的形式,抒写盛衰更替之叹。 起首二句,写曹操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形势下草创曹魏政权。“君不见”三字,是乐府诗常用的格式,但诗人用它起笔,便有笼罩全篇、借以引起读者对诗人所咏之事高度注意的用意。诗人要人们注意的,是群雄虎视眈眈,相互驰逐,只不过是为了争夺“天禄”——天下,而曹操便是那些“睚眦相驰逐”的群雄中的一个。接下来的四句,诗人以赞颂的口吻盛赞曹操的文治武功。白天,曹操率领壮士冲锋陷阵;夜晚则和文人谋士聚于华屋之内,作文赋诗。由于他能身先士卒,所以攻无不克;由于他能礼贤下士,所以天下归心,宏伟的邺都环绕西山之阳;众多的文人谋士汇聚于漳水之滨,从而奠定了曹魏政权的大业。在盛赞魏武业绩之后,笔势顿然一转,写今日邺都的荒残景象。时移代变,邺都湮废,而能证明这里曾是一代国都的,只有西园上空的明月和在明月映照下的、埋藏着达官贵人的累累高塚!辉煌的曹魏故都连同后宫的美人都化为灰尘!那象征着曹魏政权空前强大的铜雀台,也不过成了历史的陈迹。游人至此,如果登上铜雀台,目睹邺都遗迹在萧瑟秋风中的荒凉景象,谁能不为之愁绝呢! 这首诗把览古与抒怀融为一体。先写曹魏政权之盛,再写其衰,最后抒发对人世盛衰更替的感叹。可以说直接开启了盛唐览古抒怀诗的先河。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