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赠徐幹 曹植 |
释义 | 赠徐幹〔1〕 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圆景光未满〔2〕,众星灿以繁。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 聊且夜行游,游彼双阙间〔3〕。 文昌郁云兴,迎风高中天〔4〕。 春鸠鸣飞栋,流猋激棂轩〔5〕。 顾念蓬室士〔6〕,贫贱诚足怜。 薇藿弗充虚〔7〕,皮褐犹不全。 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 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8〕。 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 良田无晚岁,膏泽多丰年。 亮怀玙璠美〔9〕,积久德愈宣。 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10〕! 注释 〔1〕徐幹(170—217),字伟长,北海人,“建安七子”之一。 〔2〕圆景:月亮。 〔3〕双阙:指皇宫前面的两座望楼,在文昌殿外。 〔4〕文昌:即魏邺宫的正殿名。迎风:邺城的迎风观。二句形容邺都宫观的壮丽。 〔5〕猋:同“飙”,旋风。棂轩:带有窗格子的长廊。 〔6〕蓬室士:贫士。 〔7〕薇藿:指野菜豆叶之类粗劣的食物。 〔8〕和氏:指和氏璧的发现者卞和。 〔9〕亮:诚信。玙璠(yú fán):美玉,此处以美玉比喻徐幹德行卓越。 〔10〕申章:赠送此诗。申:展陈。章:指本诗。 鉴赏 作为“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幹,是一个恬淡自适、不慕名利、才优行高之士。曹丕《与吴质书》称他为“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的彬彬君子。他贫贱著书,不得志于时。对此,极富同情心的好友曹植甚为惋惜和不满,于是曹植写了此诗给徐幹,对徐幹的怀才不遇寄予深刻的同情,并勉励徐幹加强道德修养,以待时机,施展才华。 曹植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工于起句,他善于以惊警的诗句开篇,高屋建瓴,突兀而起,为全诗定下基调,安排好情绪的氛围。他像一个高明的钢琴演奏家,在一片寂静之中,以裂帛之声振起,紧紧扣住听众的心弦。沈德潜说“陈思(曹植)极工起调。如‘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如‘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皆高唱也”(《说诗晬语》)。此诗开头两句即是典型的例证,历来为人称道。它虽是景语,却情在其中,慷慨苍凉,令人惊心动魄。风前著一“惊”字,给人以凌厉迅疾之感,使人心理上造成一种紧张的压力。而风后再加一“飘”字,就更增加了风的劲速与读者心理的迫促。就连光芒四射的白日也被风吹得像一片树叶似的向西山飘落,愈显出时光的飘忽,而日往月来,交替旋转如车轮,白日未尽,缺月已升,群星满天。这四句虽是写自然之景,却在自然之景的描绘中透露出作者对光阴如白驹过隙、人生如曳光石火的感慨。这是以比兴手法领起,为下文“志士”“小人”之写与对徐幹遭时不遇的感叹作了张本。 “志士营世业,小人亦不闲。”这两句承上启下,以徐幹一类有志于功业、著书立说的志士,与世上一般的忙碌之人作对比,表现出对徐幹的称许,而“小人”亦可看作是作者自己的戏称或谦称。在光阴流转之中,包括“志士”和“小人”在内的芸芸众生,都在为各自的事业而奔忙。“不闲”二字则直接引出下文夜行之游的描写。古人有“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诗句,以此表达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这里作者以自己夜游皇宫的优游之乐,以对皇宫辉煌壮丽景象的描绘,来反衬徐幹生活的贫困清苦。文昌殿云蒸霞蔚,迎风阁高耸云天,春鸠绕栋飞鸣,流风激荡宫廊,呈现出一派繁华富丽的景象,和下面徐幹生活的寂寞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黄节说:“子建‘春鸠’、‘流猋’二句……谓鸠居殿观,际会风云,喻人才杂出,而幹独甘贫贱也。”曹操为了完成自己统一天下的大业,招才尚贤,在当时的皇都邺下曾聚集了一大批有志才士,真是龙虎风云,英才荟萃。而在这种情况下,负有才华的徐幹却不趋权利,安贫守道,独甘贫贱,显示出其志行的高洁与脱俗。 “顾念蓬室士”以下六句转入正面描写徐幹生活的困苦和郁郁不得志。据载,徐幹晚年“疾稍沈笃,不堪王事,潜身穷巷,颐志保真……环堵之墙,以庇妻子,并日而食,不以为戚”(见《全三国文·无名氏〈中论序〉》)。对于徐幹的食不果腹、衣不周体,作者深感哀悯,认为“贫贱诚足怜”。作者怀着一颗博大深厚的仁爱与同情之心,对徐幹的生活表现出深切的关注。“慷慨有悲心,兴文自成篇。”写徐幹满怀郁愤,发而为文,著成《中论》,揭示了其创作的动因及情感源泉。其实,曹植自己的创作不也是如此吗?不仅如此,整整一代建安诗人的创作也都是慷慨多气、志深笔长,因此,可以说曹植的这两句诗,不仅写了徐幹,而且也写出了一代建安诗风形成的情感内涵和心理基础。这是作者通过对徐幹生活的深刻了解并揉进了自己切身的情感体验而写出的真诚诗句。 如果说以上几句是对徐幹生活的客观真实写照,表现出作者对他的关切与同情,那么,紧接着作者又从客观反归主观,反省自身。“宝弃怨何人?和氏有其愆。”比徐幹为连城之宝,而以卞和自比,自觉地认为徐幹的陷于贫贱和不被重用,应有自己的责任。这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对徐幹的真挚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的坦诚和恳切。至此,作者抒写的对象已由客观移至主观,由别人转至自身,而情感也步步加深。“弹冠俟知己,知己谁不然。”这里作者反用王吉、贡禹的典故,汉代的王吉与贡禹为好友,王吉在位,贡禹可以得到重用。而曹植与徐幹虽同为知己,可曹植却无能为力,无法荐拔知己于蓬室之中,因为曹植自身也是不被重用,一直郁郁不得志,这等于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何况其余呢?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不仅在悲悯好友的不遇,而且也是在抒写自己被压抑的痛苦和不满。这就进一步激起读者对作者本人的同情和了解。 曹植写诗是为了劝勉徐幹积极出仕而成人生大业,作者自己既无力拔举知交,又不能怨天尤人,过于消沉,于是在诗的结尾就一再鼓励劝勉徐幹,认为犹如良田沃土一定会有丰硕的成果,像徐幹这样有才德的人也一定会有大展才华之时,只要怀有美德,时日愈久,美德就愈益昭显,为人仰慕。从语气态度看,这与其说是鼓励,不如说是安慰。正因如此,作者才以这种无可奈何的句子结尾:“亲交义在敦,申章复何言!”作为徐幹的知己好友,作者感到有责任对其进行勉励,而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这些,除了赠诗相勉以外,他还能做些什么呢?仔细体味在这无可奈何的结句里,有着作者意味深长的隐忧和慨叹,其中有人才遭受压抑的痛苦,有郁闷不得志的愤懑,也有自己无力帮助好友的悲惭。 作为赠诗,此诗的特点在于它一唱三叹的情感基调,作者把徐幹的怀才不遇和自己的不得志于时紧密结合起来,他是写徐幹,也是在写自己,因此,表现出的情感也显得格外真挚而缠绵。前半部分重在写景,写得“词采华茂”,而情景毕现;后半部分重在述情,而写得“情兼雅怨”,真切感人,这也正体现了曹植诗歌的总体特点与风格。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