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旧沧州 顾炎武 |
释义 | 旧沧州 落日空城内,停骖问路歧。曾经看百战,唯有一狻猊。 鉴赏 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历代辖区有变动。自明以后,长芦一直为州治所在。东滨海,西倚卫河,南枕浮河,临津浦路,不仅以盛产芦盐闻名,且为军事要冲,有重要战略地位。据《方舆纪要》介绍:秦属钜鹿,汉置渤海郡,燕齐有事,必先争渤海。五代朱全忠屡攻沧州,石敬瑭因割让云燕十六州使沧州成了边塞;元蒙南下,先攻破沧州,红巾军起义,又以沧州一带为战地;李自成转战晋冀,清兵入塞,这里也是被反复争夺的战场——本诗题作“旧沧州”,一则包含古沧州沿革变迁,二则也有对大明故地的追思,充满悲凉意味。 “落日空城内”,为什么是“空城”,且置于“落日”时分?原先熙熙攘攘的人哪里去了?往日的古城繁庶因何荒寂如斯?这首先是作者对沧州的宏观印象,在他心里形成强烈反差。当年姜白石过扬州所作《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也属此种感受心态。不仅如此,这一淡笔勾勒,还隐约透现一种历史的情调氛围。 “停骖问路歧”,作者为什么要停骖(驾车的马)?自然是因为路歧,但并非杜牧之“借问酒家何处有”那样轻松,这里既有历史的歧路,也有人生的歧路。《晋书·阮籍传》:“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辙所穷,辄痛哭而返。”虽然行为乖张,但是歧路穷途,往往不限于个人得失,而是包含一种对于社会政治的关切和失落感。 “曾经看百战”,在叙述方式说,是变换角度,主体变换为“旧沧州”,文意仍一气贯注,只是省略了主语。这似不经意的一“问”一“答”,不仅沟通宾主关系,也串联起现实历史。顾炎武的“问”,是深层的内心省察,他问的是社会政治,是历史沧桑,这是一般路上行人无法置喙的,能够听懂他深层含意的也只有古老的沧州城。它对顾炎武说自己看过曾经发生在此处的百战兴衰,而每一场战争变乱,每一次改朝换代,都难免给社会带来某种破坏(自然也有进步)。这一偈语式的暗示,就像“向去处去,从来处来”,既是超脱,又是无奈。 “唯有一狻猊”,此非旧沧州语,亦非顾炎武口吻,类似戏剧旁白,纯用旁观者眼光,冷冷的语气仿佛从战乱废墟中幽幽冒出,充满凄怆悲凉。“狻猊”,狮子别称。《一统志》:“开元寺在旧沧州城内,有铁狮子高一丈七尺,长六尺,今寺废,狮亦残缺。”自然,沧州并非真的一无所有,为什么只写狻猊一物?大凡名胜古迹,往往可作为一方风土代名。沧州城有开元寺,开元寺有铁狮子,以狻猊写沧州,就抓住了地物与历史特征。“唯有”照应“空城”。狻猊连虎豹都食,何况是人?于此亦可见战争创痛之巨! 顾炎武眼中的沧州,既是历史与现实的观照,又是他心中再造的形象,带有明显的时代与个人色彩。此种艺术再创造过程,往往与作者的思想、经历、修养相表里。本诗所反映的旧沧州既非人人眼中所见,也非人人心中所有,它只是属于顾炎武的,或者说是顾炎武与旧沧州的化合,艺术的独创性盖在于此吧!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