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羽调·四季盆花灯】酬史叔考赐闺制盆花灯 王骥德
释义

南【羽调·四季盆花灯】

酬史叔考赐闺制盆花灯

王骥德

〔四季花〕纤指巧安排,看枝儿嫩、花儿媚,作火树齐栽。疑猜,绯桃粉杏娇女腮,山茶水仙折下才。〔瓦盆儿〕恰便是插珊瑚颠倒了珠胎。眼见得颤巍巍向红窗一夜开,比隋宫剪刀谁快。〔石榴花〕又何须寻春费绣鞋,锦屏前有春如海。〔剔银灯〕萧斋,明月满阶,打帘箔黄蜂蚤来。

鉴赏

明散曲中“集曲”这种形式,是元散曲所没有的,而在明散曲中则较为常见。其形式是,在若干支曲调中各取一至数句,组成一个新曲调,另取一个曲牌名,此名一般即从原来的几个曲牌名称中,各取一字或二字组成。集曲这类新体式的出现,是明散曲对中国散曲史的一个贡献。不过,所谓“集曲”者,为割裂众调、各取片断拼凑而成之新曲也。王骥德此曲,依次采用了〔四季花〕、〔瓦盆儿〕、〔石榴花〕、〔剔银灯〕四种曲调,曲牌中分别有“花”“瓦盆”“银灯”这些与养花器具相关连的字眼,这些曲调恰与所咏的盆花灯吻合。可见,王骥德在曲调的选择上,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

史叔考,名槃,会稽人,是徐渭的外甥,又是其弟子和朋友。王骥德与史槃、王澹同为徐渭的弟子,三人境遇相同,志趣相投,关系密切。《曲律·杂论》述及两人创作云:“二君皆自能度品登场,体调流丽,优人便之,一出而搬演几遍国中。”

有一年的元宵节,史槃赠送王骥德盆花灯,王于是作了这支集曲小令,以为酬谢。盆花灯,古时用彩色花纱扎制而成的一种灯艺,春节、元夕间挂用,以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

送来的盆花灯,是闺中女子巧手制成的。“看枝儿嫩、花儿媚,作火树齐栽”,“嫩”字、“媚”字本是寻常字眼,但在这里作用却非比寻常。盖真花本具生命,受天地雨露浇灌,故“嫩”“媚”之态常能得之,而假花则多由绢、纱一类物质制成,能得真花之媚姿已属不易,能显出其娇嫩之态则更难。做假花而具真花之神韵,足可见出做者手艺、心思之极高极巧,作者此句正可谓借寻常字眼,达到不寻常的效果。

“疑猜,绯桃粉杏娇女腮,山茶水仙折下才”“恰便是插珊瑚颠倒了珠胎”,定睛凝视之际,令人感觉绯红如桃、粉红如杏,好似二八娇女的脸庞,又好像刚刚采下的山茶花、水仙花,又好似插下的一片红珊瑚,又好似珠蚌体中正在成长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珠子。接下来作者又连用数个巧喻来描摹盆花灯之精美。

“眼见得颤巍巍向红窗一夜开,比隋宫剪刀谁快”,写宏观之观感。一眼看去,颤巍巍的,就像一夜之间在红窗前开放了鲜艳的花朵,甚至比那隋宫中的杨柳感受春风还要早。“又何须寻春费绣鞋,锦屏前有春如海。”锦绣的屏风前,已然是春光如海,因此无需再到后花园中去寻春,以免泥污了绣鞋。

“萧斋,明月满阶,打帘箔黄蜂蚤来。”书斋前,皎洁的月光铺满阶庭。打开帘子吧,以便黄蜂能够早早的飞进来!“黄蜂”之出现,正扣上文的“春”字。

此曲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妙喻连连,但又觉新奇可喜,毫无堆砌之嫌。

“集曲”音律固然新奇,文字却难免雕琢支离。王骥德喜作集曲,但大都写得自然流畅,情真意切,没有割裂、拼凑之感。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9: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