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行苇 诗经 | |||||||||||||||||||||||||||||||||||||||||||||||||||||||||||||||||||
释义 | 雅·大雅 行苇
注释 〔1〕苞:指芦苇初生之芽,像竹笋那样含苞未放。体:指芦苇之茎干,如人之身体。 〔2〕泥泥:“苨苨”之假借字,柔泽茂盛貌。 〔3〕尔:通“迩”,近也。 〔4〕缉:读为“戢”,聚也。御:进也。缉御:聚足而进曰缉御,半步半步地前进,踧踖庄敬之貌。 〔5〕斝(jiǎ):和爵同物,为商周时之酒器,夏曰 〔6〕醓醢(tǎn hǎi):指肉酱,醓比醢汁水更多些。 〔7〕脾:指牛羊之重瓣胃,俗呼为“百叶”。臄(jué):指舌头,或指口边之肉。 〔8〕咢(è):只击鼓不唱歌。 〔9〕敦弓:即雕弓,指弓上加以彩绘的。 〔10〕 〔11〕句:同“彀(gòu)”,有二义:一引满,二美好。 〔12〕醹(rú):醇厚之酒,或指酒味醇厚。 〔13〕耇(gǒu):长寿老人。黄耇:头发已经变黄的长寿老人,人老头发先变白,后再变黄。 〔14〕台:同“鲐”,人老则背有鲐鱼文。台背:指高寿者。 鉴赏 这是写周代贵族燕饮酬酢的诗。诗中主人的热情款客,宾客的射乐畅饮,老年的备受尊重等等,表现出人情之厚,风俗之醇。 “敦(tuán)彼行(háng)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四句借物起兴,在《大雅》中很少见。生机盎然的幼嫩的芦苇,从出芽到长茎长叶,以至一丛丛地生于道旁。中间忽然插上“牛羊勿践履”一句叮嘱,可见诗人仁民爱物的忠厚之心。这是周家祖先的传统,对物如此,对人更不必说,所以后面引出一大堆亲亲敬老的燕饮镜头。为什么用勿践芦苇来起兴?周室祖先公刘,相传“行不履生草,运车以避葭苇”(《吴越春秋》);“牛羊践葭苇,恻然为痛之”(《列女传》),“公刘厚德,恩及草木,牛羊六畜且犹感德”(《潜夫论》);“昔文王葬枯骨,公刘敦行苇,世称其仁”(《后汉书·寇荣传》)。公刘对草木如此仁厚,那么公刘的子孙们应该如何呢?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戚戚”表示亲密,大家都是亲密兄弟,不要见外,“莫远具尔”。何以表示亲密?“或肆之筵,或授之几”?都请入席就座,接受款待。这是第一章总提燕饮兄弟。 第二章承第一章来“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燕饮一开始就是亲切友好的气氛,恭恭敬敬地从事。“或献或酢,洗爵奠斝”两句写饮酒之尽兴。“醓醢以荐,或燔或炙,嘉殽脾臄”,写菜肴的美盛。“或歌或咢”,古代燕饮必有音乐,这一句专写歌咢,看出大家情绪高涨。从音乐引到下文的燕射,也很自然。这一章写主客间的酬酢,是燕会的主体。 第三章专讲射礼,是燕饮的插曲。这一章写法和前一章不同。“敦弓既坚”四句写准备和射,“敦弓既句”四句写射的过程和结果。这两层次序有同有异,中间许多语句相同,有点《风》中重章复沓的味道。“序宾以贤”“序宾以不侮”看到虽然角逐,但彬彬有礼,表现出雍容尔雅的君子风度。孔子说过:“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读这章诗,很容易联想起孔子的这番话。 第四章写尊敬耆老。因为人要终其天年,都得经过老的阶段,对老人的态度,反映社会风俗的厚薄。“酒醴维醹,酌以大斗,以祈黄耇。”醹酒大斗,为老人祝福,风俗之厚可见(古人的酒是今天的米酒之类,不是烈性酒,所以以大斗敬老)。“黄耇台背”一句画出老者的神态,“以引以翼”见尊老扶老的情形。“寿考维祺,以介景福”两句既是对尊老的祝颂,又是对全体主宾的共同祝福,收绾第四章,同时又收绾全诗,戛然而止,引人遐想。这一章和第三章都是写燕会中的事情,射是年富力强的人所从事,老者筋力已衰,不参加燕射,所以给他们“酌以大斗”使一座尽欢,老人也不寂寞。四章和三章是平列关系,而先说射后说敬老,就因为“寿考维祺,以介景福”可以结束全诗,而“序宾以不侮”只能结束射事的缘故。几章的安排,颇具匠心。 |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