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燕燕 诗经
释义

燕燕

《诗经·邶风》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仲氏任只〔1〕,其心塞渊〔2〕。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3〕,以勖寡人〔4〕

注释

〔1〕仲氏:指戴妫。戴妫为厉妫之妹,故称仲氏。任:信任。

〔2〕塞渊:诚实厚道。

〔3〕先君:指卫庄公。

〔4〕勖:勉励。寡人:庄姜自指。时庄公已死,故自称寡人。

鉴赏

《邶风·燕燕》,据《毛诗序》:“卫庄姜送归妾也。”按此说是也。后世有人说是卫君送情侣之诗,又有人说是薛君送妹之诗。按之史事,都是不对的。

庄姜是齐庄公的嫡女,卫庄公五年来嫁,《卫风·硕人》就是赞美她的诗。她美而无子。卫庄公希望有子以继位,又娶陈国女厉妫、戴妫姊妹为妾。厉妫生子孝伯,早死;戴妫生子名完,庄姜即以为己子,立为太子。庄公另有宠妾生子名州吁。州吁庶出而年长,有宠而好兵,庄公让他为将带兵。庄公二十三年卒,太子完立,为桓公。州吁骄奢不顺,桓公撤了他的职,州吁逃亡国外。桓公十六年(前719),州吁纠集卫之亡命者,回国杀了桓公,自立为卫君。桓公的生母戴妫因此受牵连,被遣送回陈国娘家。就在这年九月,州吁欲攻郑国,而约宋、陈、蔡三国共同出兵。州吁弑立,本为卫国朝野所不满。这时,卫国老臣石碏遂与陈侯谋,乘机杀了州吁,立了桓公之弟,是为宣公。这是后话。

这首诗就是戴妫被遣时,庄姜送她而作的。据《春秋经》,州吁弑立是在此年三月十六日(阴历),则戴妫被遣当在三、四月之交,时当春夏,燕飞正忙,故本诗见物托兴,即以“燕燕于飞”引起。

这首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首送别诗,也是非常动人的一首诗,历来评价甚高。朱熹曾说:“譬如画工一般,直是写得他(她)精神出。”(见《朱子语类》)这评语最为典型。现在我们欣赏此诗,就要想一想诗是如何画出她的精神?

结合本事来看,庄姜此时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原先她和戴妫共事一君、共养一子,感情亲密融洽,此其一。庄公死,太子立,复被州吁所杀,不但使她们的生活起了变化,而且国家濒于衰亡,家仇国恨,交织而来,此其二。桓公之死,死于庶兄之手,是骨肉相残,同时是恶人得势,善者受祸,于理不容,于情难通,此其三。戴妫大归,是无罪之罪,冤抑自吞,令人同情,此其四。而且此别是生死之别,从此将不得复聚,而友情断绝。此时此地真是新愁旧恨,齐集心头。这样复杂的心情,用短短的九十六字的诗篇表达出来,确实非有高超的表现手法不能做到。

她是如何表达的呢?我以为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就是“含蓄,意在诗外,又在诗中”。

诗共四章,对于环境人物,没有多少外部描写,可以说全是抒情,而抒情又不露“愁苦”“忧愤”等字眼,含蓄不发,缠绵动人。

四章诗,前三章皆以“燕燕于飞”起兴。叙眼前之事,而独写飞燕者,三、四月里,燕飞正忙,双栖双飞,筑巢育子,正面写其自由自在,反面则衬托此生此别之人不如鸟。既因以托兴,又点明时间,在春光明媚的日子作别,字里行间,已经充满了多少愁绪。首章次句“差池其羽”,“羽”,代称燕子,“差池”,谓其有前有后;次章“颉之颃之”,谓其忽上忽下;三章“下上其音”,谓其边飞边鸣;凡此皆写其形影不离,和乐对语,借以反衬自己和戴妫迟迟行进、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凄凉情况。寓情于景,皆用反衬法,郁勃含蓄,更为感人。但是如果一味含蓄,又怎能使人了解呢?故下面接以“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把目光收回,放在戴妫身上,若明若暗地表露了藏在内心的哀怨。

为什么对戴妫如此依依惜别?在第四章里补出来:她是可信任的好人,她心地善良,诚实厚道,性格温和,立身谨慎,先君(卫庄公)生前的想法就是要我们二人同心协力。这最后一章补足了惜别之因,“先君之思,以勖寡人”二句透露着对乱前的回顾,与眼前对比,使全诗达到圆润饱满的境界,而且内容上赞美了戴妫之为人,同时流露着诗人自己和戴妫相同的性格风貌,真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又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这就是朱熹所谓“直是写得他精神出”了。

但是,还应补充几句:此诗不仅在遣词造句上独见高妙,而其全诗结构也有特点。全诗用的是《国风》常见的反复叠咏体式,此诗却在叠中有境界的发展。例如首章“瞻望弗及,泣涕如雨”,是写初送不忍别,挥泪不止;次章云“伫立以泣”,则谓所送渐远,只好久立目送;三章又云“实劳我心”,即谓所送远不可见,只有自己伤心了;层层递进,既为送别实情,又见缠绵益深。复承“劳心”,紧接着第四章诉说戴妫淑慎及往日友好互勉,暗示此别之后,国无好人,公室无救。这样,个人私情、善恶之辨、国家兴亡之慨,杂然俱聚于不言之中了。吾故曰:“意在诗外,又在诗中。”余音渺然,回环无穷,诚如前人所言“《黍离》、《麦秀》未足喻其悲也,宜为万古送别之祖”(陈子展《诗经直解》引王士禛《分甘余话》)。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4: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