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感旧诗 曹摅
释义

感旧诗

曹摅

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

廉蔺门易轨,田窦相夺移。

晨风集茂林,栖鸟去枯枝。

今我唯困蒙,群士所背驰。

乡人敦懿义,济济荫光仪。

对宾颂有客,举觞咏露斯。

临乐何所叹,素丝与路歧。

鉴赏

这是一首感念乡人看重故旧情义的诗,通过对世俗趋利背义的抨击,反衬出乡人笃旧好义的美德。语言古朴,寓意深刻。

首六句先从人逐富疏贫的恶习写起。“富贵”二句,起势突兀,将世俗人情恶态概括殆尽。对于趋富疏贫、以利苟合之徒,无异于当头棒喝,针砭入骨。通过“富贵”与“贫贱”、“他人”与“亲戚”、“合”与“离”三组词义显豁的反义词,使这种世俗恶态毕露无遗,从而加深人们的印象,激发人们的感情。这种对于世事人情的高度概括,是诗人长期经验的总结,也久为历史所证明。“廉蔺”二句即征引古事以证其实。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因却秦之功,任上卿,位居廉颇之上。廉颇不忿,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门客不识相如容忍退让、以国为重的本意,欲离相如而附廉颇。《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汉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俱被罢官居家。“安侯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天下吏士趋势利者皆去魏其归武安。”这些门吏食客正是被诗人所指斥的势利小人的典型代表,他们朝秦暮楚,唯利是趋,毫无信义可言。“晨风”二句又用比拟手法,揭示出自然界里这种类似的现象。“晨风(鹞鹰)”“栖鸟”都竞飞茂林而离开夕栖的败树枯枝。可见这类“栖鸟”亦如蔺、窦门下的食客,是些“见利忘义”之辈,为阐明乡人高义,先证之以史,又比之于物,从反面进行高层铺垫,手法变换迷离,而寓意极明极醒。

“今我”六句使用重笔从正面叙写乡人念旧敦义的美德。先紧承上文,由人及我,由古及今,以“群士”背我与上文正接,见出世俗恶态实是由来有渐,古今皆然;又以“群士”背我与“乡人”厚我反衬,愈见出乡人重义的高尚可贵,迈古超俗。“乡人”四句,始将乡人重义情节从正面郑重叙出:但见“乡人”济济满堂,个个都笃美重义,为我庇荫,假我光仪,广邀宾客,大摆宴席,高举杯觞劝酒,大声朗咏《有客》《露斯》这两篇宴客怀人的乐章,整个宴会洋溢着“厌厌夜饮,不醉无归”的高昂兴致。诗人将这种宴饮欢乐的场面,描绘得有声有色,充分表现出乡人怀旧重义的美德,与上文所举“门客”“群士”形成鲜明的对照,也是诗人产生感慨的根本原因。

结尾二句回应诗题,以反诘抒写胸中慨叹,更显出诗人感慨之深。末句引扬、墨以证己之慨叹同于先哲。扬子临歧路而哭,是因为它可以南、可以北;墨子见练丝而泣,是因为它可以黄、可以黑。世俗的趋利背义,小人的反复多变,尤如“歧路”“素丝”,虽非同类,而其变则一。这一点是诗人所慨叹,也是古代贤哲所共叹的。上文摹写世情,用实笔从正反两方面层层递进,逐次剥露,章法严整;比物证佐,手法多变,情辞俱尽。结处用虚笔轻轻收煞,点到即止,愈觉要而不烦,含思不尽。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