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吕·四块玉】春怨 沈谦 |
释义 | 【南吕·四块玉】 春怨 燕惹愁,花添闷。嫌白昼,怕黄昏,掩珠帘尽日无人问。暗思量,着甚紧,只为心上人。 鉴赏 曲中的主人公显然是一位陷入爱情的女子。在繁花似锦、春光明媚的时节,女子触景生情,感到良辰美景非但不能带来愉悦的心情,反而“燕惹愁,花添闷”,平添许多烦恼和愁闷。为什么呢?或许是成对的燕子触动她对爱人的思念,或许是明艳的花朵使她想到自己如花的美貌也会如花谢一般,很快消失。而更重要的是良辰美景,如果不能和心爱的人共享,一切都索然无味。这两句中的“惹”和“添”字,似信手拈出,却十分生动妥帖,把女子因为相思之苦而迁怒于自在于自然中的“燕”与“花”的娇嗔神态描摹得非常传神。不仅如此,独守深闺的女子觉得时间也过得格外慢,“嫌白昼,怕黄昏”,白天夜晚都那么漫长,而珠帘之后的自己一整天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可是痴情的女子才怨恨了这么一句“掩珠帘尽日无人问”,又马上劝慰自己,这一切都是自己心甘情愿的选择:“暗思量,着甚紧”,这点委屈有什么呢?只要是为了“心上人”,这些痛苦和孤寂都是值得的。 短短一首小令,曲家以含蓄的笔调,将女性的细腻情思写得丝丝入扣,如在眼前——明明是无法排遣的忧闷,却以女子对白昼之长与黄昏又至的反感与害怕来委婉表现出来,富有曲折迂回之美。并且作者对女子的寂寞生活和满腔痴情也能刻画得生动逼真。我们无法得知这对恋人或夫妻由于何种原因分开,也不知道女子所思念的爱人是负心出走,还是宦游他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痴情的女子,怀抱着一份忠贞炽热的爱情和无尽的思念,独自生活在寂寞孤单之中。 初读此曲,感觉它更像是一首小词,从措辞到内容和前人相比,都没有特别独特之处,——以“春怨”为题,实则写闺怨。用语较为清雅,意蕴显得含蓄,主题也是词曲中很常见“伤春”之情。可是词曲有别,词尚曲折,曲尚直率。沈谦自己也曾说:“承诗启曲者,词也。上不可似诗,下不可似曲。”(《填词杂说》)可是古来以闺怨为主题的诗词大多讲究寄托比兴,常常以代言体来表达文人自身的身世家国感慨,凝重浑厚。可是曲体自身的特点是明白如话,淋漓尽致,尚直,尚俗。虽然在沈谦的时代,南曲的流丽、类词化几乎是一时风气,但作者仍然注意保持散曲自身的风格,并没有在爱情、相思的主题中注入更多言外之意,单纯轻捷、明白晓畅,虽清丽流转却没有刻意雕琢或卖弄才情之嫌,这就是它的可爱之处。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