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浣溪沙 李煜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浣溪沙

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地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这首《浣溪沙》是李煜早期生活的剪影。描写精细,气象华贵,艺术构思比较新颖。

“红日已高三丈透”,概括了多少画面以外的豪华生活:红烛高烧、嫔蛾鱼贯的场面被省略了,“眼色暗相勾,秋波横欲流”(《菩萨蛮》)的情景被省略了。词人没有把着眼点放在那次“长夜之舞”的细节描写上,而是从万种柔情、百般蜜意的歌舞中,截取那最富于表现力的生活画面:太阳已经高高升起,给人以“欢娱嫌夜短”的感觉,从而拉长了纵情逸乐的时间跨度,增强了艺术的概括力。它蓦然而来,显得异常突兀,而又能总摄全词,借形于言语之外,这是李煜善于以简约的语言概括丰富内容的具体表现。这首词正是单起之调,不同于《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那样的对起之调,要求从容整炼,纡徐宛转;而应该起得突兀,笔势挺拔,才符合词的结构规律。接着用一句话描写舞厅的豪华妆饰,一句话刻画舞女活跃的步伐和旋转的姿态,都是着墨不多,语短意长,逐层深入,迤逦入胜,形成极大的艺术容量。“金炉次第添香兽”,这是写陈设的豪华。据《五国故事》《清异录》和《默记》等书籍的记载,李煜宫中确实是妆饰得金碧辉煌、雍容华贵的。如以销金红罗罩壁,以绿钿刷饰窗棂,以大宝珠悬于宫中来照明,借以制造和增强美的气氛。然而在这里他却摒弃了那些带着浓厚的富贵气和脂粉气的东西,只摄取生活中最突出的那一部分来反映他宫廷生活的全貌。“香兽”是以炭末为屑,杂以香料,做成各种兽形的燃料。在它的前面着一“次第”,则“金炉”陈列之多,歌舞历时之久,都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红锦地衣随步皱”,是对舞会场面的具体描绘,说是用红锦织成的“地衣”随着舞步的飞速旋转而打起皱来。“地衣”是铺在地面上的丝织品,犹今之地毯。词人用一个特写的镜头,先突出“地衣”的“皱”,再看到舞步的轻捷,而视觉的层次先后历历如绘。在“镂金错彩”、“裁花剪叶”的花间派词风笼罩整个词坛的时候,李煜即使写艳情的生活,也不用浓妆重彩去涂抹,用脂香粉气去妆饰,而是拣取明净的语言、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它,说明他的审美情趣是高人一等的。

下片写佳人舞后的神情和微醉的娇态,与上片一气贯串。若不经意,而运转自如,有灰蛇蚓线之妙。“佳人舞点金钗溜”,一句话把佳人有情无力的慵态、媚态,描绘得活灵活现。“舞点”,就是“舞彻”,就是按着一定的节拍舞完了一个曲调。“金钗溜”,就是在舞步的旋转中,让金钗从发髻上滑了下来。两个细节,活脱出佳人舞罢娇无力的神态。“酒恶时拈花蕊嗅”,是一个为历代词人所艳称的名句。贺裳在他的《词筌》中说:“写景之工者,如尹鹗‘尽日醉寻春,归来月满身’,李重光(后主)‘酒恶时拈花蕊嗅’……皆入神之句。”这句话为什么“入神”呢?一是吸收了当时生动的口语入词,赵德麟《侯鲭录》卷八说:“金陵谓‘中酒’曰‘酒恶’,则知李后主诗云‘酒恶时拈花蕊嗅’,用乡人语也。”可证。二是刻画了美妙动人的艺术形象。我们不仅可以从这句话里想象这位佳人微醉后的情态,而且可以想象出她那富于感情的内心世界,甚至她的整个标格和丰韵都在“拈”和“嗅”两个颇带戏剧性的动作中表现出来。那借酒撒娇的媚态,那欲盖弥彰的窘态,那我见犹怜的神态,无不宛然在目。最后一结,与起句遥相呼应,从空间的跨度上扩大了词的艺术含蕴。它告诉读者,不但这里是轻歌曼舞,通宵达旦;那寝宫之侧的便殿即“别殿”,也是箫鼓阵阵,笑语盈盈,红日已高,而歌舞未歇呢!使人想到这种淫靡荒唐的生活方式已经弥漫了这个小朝廷。这个艺术形象所揭示出来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李煜当时的思想认识。

(羊春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