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水龙吟 晁端礼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水龙吟

晁端礼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九衢雪少,千门月淡,元宵灯近。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凭阑干,但有盈盈泪眼,把罗襟揾。

晁端礼,徽宗时曾为大晟乐府协律郎,精于词作。从这首《水龙吟》中可以看出,无论在词的结构、声韵、用字设色等方面,他都具有很高的素养,评之曰当行本色,恐不为太过。

此词主旨在于抒发人生不得意的感慨。这种不得意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仕途上的蹭蹬,一是爱情上的挫折。晁端礼于神宗熙宁六年考中进士,在北宋词人中,他的发轫比秦观、周邦彦都早;但仕途并不顺利,曾两度为县令,因为触犯上官而被废黜。此词起首二句便把词人可悲的身世揭示出来。“京洛风尘”,语本晋人陆机《为顾彦先赠妇诗》之一:“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此处盖喻词人在汴京官场上的落拓不遇。“病酒”,谓饮酒过量而身体不适。词人由于政治上不得意,常以酒浇愁。可是酒饮多了,反而沉醉如病。官场失意,酒病缠身,境况可谓惨矣,复着以“无人问”三字,其羁旅飘零之苦,尤为难堪。这些都是开门见山,句句写实,与一般以比兴开头的长调相比,便显出完全不同的特色。按照这个路子发展下去,便应层层铺叙,句句落实,可是这样又有什么词味呢?词人没有这样做。他的目光似乎从住处的窗口向外探视,无边夜色,尽入毫端,一下子化实为虚,词境变得空灵了。词人向下看,九衢(御街)上的残雪斑斑驳驳,向上看,朦胧淡月照进千门万户。词人本来为酒所困,心情异常烦闷,如今在这清净、洁白的世界里,胸襟自然为之一畅。接着夜风送来梅花的清香,池塘表面上的薄冰已经融解。这些与其说是写景,毋宁说是抒情,因为这些景物上都抹上了一层感情色彩,仿佛是词人心灵附着在这些景物上,——袒露出来,告诉读者他那因酒而病的身躯与心灵在自然景色的陶冶中,渐渐轻松了,开朗了。此刻,他不仅想到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即将来临,不仅感受到春天的信息已经来到,而且他的思绪也回复到往年醉酒听歌的快乐生涯。句中的“南楼”,指冶游之地;“西城”指汴京西郑门外金明池和琼林苑,都是北宋时游览胜地。这里以对仗的句式强调当年的豪情胜概,特别是“都不管、人春困”一句,出之以口语,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长调过片最为吃重,一是要求宕开一笔,但不能脱离原来的脉络;一是要求紧承前意,但又不能过于粘着。它就像画家作画,能开能阖,旋断仍连,方为佳致。此词上片歇拍本写昔日豪情,是放开去,即“开”;及至过片又写目前衰颜,是收回来,与起首二句遥相映射,即“合”。“潘郎双鬓”,谓两鬓已生白发,语本潘岳《秋兴赋》:“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如果说上片多从景物描写中展示人物心灵,那么整个下片则是纯粹描写词人的内心感情。“屈指”二字是起点,点明词人是在算计,以下都是写算计中的思维活动。词人不仅惊觉自己早生华发,而且联想到对方——从她当时妖娆的体态,联想到如今愁苦的情绪,于是深感她的形容已经消瘦。“多应”二字,表明这是想象和猜测,而一往深情,皆寓其中。以下三句,是这种感情的延伸。“马上墙头”,语本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词笔至此,正面点出词人昔日曾与一位女子邂逅,无情的岁月凋谢了彼此的容颜,即使相逢恐亦不敢相认,言之不胜伤感。以上几层意思,款款道来,情韵悠然,环环相扣,宛转相生,收纵自如,不离主线。这些都是此词在结构上的妙处。

结尾三句,仍从伊人方面着笔。设想她凭栏凝望,罗襟揾泪——此情自己岂不也是一样,写对方亦写自己。一般论词,都以为“以景结情最好”。可是此处全用情语作结,却收到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堪与苏、辛同调作品媲美。苏轼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结句云:“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辛弃疾登建康赏心亭词结句云:“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读了这三首结句,不禁令人感到其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写到泪:苏词是以杨花喻泪,在美学上谓之“移情作用”;辛词写的是壮志难酬的英雄之泪;晁词则是把仕途的失意、人生的感慨化作盈盈泪水,风格较为纤弱。其次,除苏词外,他与辛弃疾都写到揾泪。揾者,拭也。辛词欲唤美人以翠袖拭泪,在豪放中微露妍倩之致;晁词单用罗襟,字面上虽不如辛词浓丽,而感情婉约则过之。在这个比较之下,可以看出,以同一词调、同一句式写相似的感情,也可以变化多端,表现出各自的个性特征。问题在于作者的才性和技巧是否高超,而晁端礼在这方面是很出色的。

写作长调,要讲究变化,讲究辩证法。清人沈祥龙说:“句不可过于雕琢,雕琢则失自然;采不可过于涂泽,涂泽则无本色;浓句中间以淡语,疏句后接以密语。不冗不碎,神韵天然:斯尽长调之能事。”(《论词随笔》)此乃经验之谈,颇得个中三昧,以之衡量此词,可谓切中肯綮。此词看来有雕琢,像上片“九衢”以下六句,对仗工整,情景交炼,非经雕琢不能到。但这些词句也很自然,它虽涂了色泽,却能浓淡相宜,不像花间派那样镂玉雕琼,使人目迷五色。从全篇布局来看,凡用对偶之处,结构都较密,读时须一气呵成;而用领格字处(如“记南楼”中的“记”字)及换头处,都较疏,读时须作一顿挫。总的来看,它密处能疏,疏处能密,如同织锦一般,浑然天成,构成一首绝妙的好词。

(徐培均)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