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吕·山坡羊】饮池上 朱彝尊 |
释义 | 【中吕·山坡羊】 饮池上 昏鸦初定,凉蝉都静,丝丝鱼尾残霞剩。渚烟冷,露华凝。香筩笑卷青荷柄,我醉欲眠君又醒。筝,簾内声。灯,花外影。 注释 香筩:古代室内净化空气的用具,一般用黄杨木制成。把香料或香花放入香筒内,香气从盖、壁的气孔中溢出。筩,同“筒”。 鉴赏 此曲前三句写黄昏之景,后八句写入夜之景,二者有机地构成一幅有时空推移的动态画面,传达出作者悠闲宁静而略带萧瑟的情意。 黄昏时分,昏鸦、凉蝉都停止了聒噪而安静下来。天空中的丝丝残霞,像鱼尾一样涂抹在天际。一个“昏”点明时间,“定”“静”从听觉、“残霞”“鱼尾”则从视觉描写黄昏。“残”字给宁静的黄昏增添了一丝伤感之气,“昏鸦”让人想起元马致远《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句,“凉”透露出一丝寒意。前三句镜头各对准一个焦点,摄取黄昏时节最典型的画面,幽静之中又有一丝冷清。前三句景观描绘,肃穆、明净的境界既是物镜,又有心境。 随着暮色深沉,渚烟缭绕,露水凝结,一丝凉意袭来。清凉在夏季本为难得,但诗人却以“冷”形容,既是他此刻心境的反映,也为下文主客相继醉眠,却又欲罢不能做了铺垫。青荷的叶子笑着卷成筒状,好像青荷柄上顶着香筒一般,“我”喝醉了想要睡去,不想已经喝醉睡去的朋友现在又酒醒。静静的夜色中,烟雾笼罩,露水凝结,荷叶卷起,说明时间已经很晚,可见诗人和朋友已经在此般静止中沉浸很久。荷叶本有清香,用“香筩”形容卷起的荷叶,既准确又形象。荷叶笑而卷起,却是因何而笑?原来是“我醉欲眠君又醒”,至此,作者把自己和朋友摆进了图画中,成为画面中的成员。人物的出现,使画面顿时活了起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诗云:“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宋书·隐逸传》也载:“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这里化用李白的诗和陶潜的性情。不过,显然与诗人对饮的朋友具有与诗人同样的块垒,甚至比诗人更加深沉,否则也不会先醉而眠。终于,作者也醉意朦胧,欲要入眠,不想帘内传来了一阵悠扬、清脆的筝声,原来是酒醉已醒的友人在弹奏古筝。此时烛光摇晃,花影婆娑,筝音袅袅,诗人步履蹒跚,在池边花丛浅酌吟唱。 此曲通过细致全面的观察,把个人听觉、视觉与感觉全都调动了起来,渲染出高雅、幽静而又带萧瑟的气氛。结尾回到两人酒醉之后的画面,似乎如一支悠远的歌,若有若无,却又有声有色,传达一种朦胧的醉意和浓重的忧伤之感。曲子措辞偏于冷色调,“昏”“凉”“丝丝”“残”“冷”既是景物的色彩,也是作者心境的折射,由此可见,诗人的醉态不是快意的畅饮,而是愁绪难消的故意沉醉。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