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宜沟行 洪亮吉 |
释义 | 宜沟行 宜沟驿中逢节使,三日马蹄声不止。 冲途驿马苦不多,役尽民马与民骡。 民骑不给官家食,更要一骑增一卒。 马行三里力不支,马病乃把民夫笞。 长须压后尤无忌,急选官骡访官伎。 民田要雨官要晴,一日正好兼程行。 车前舆夫私叹息,曾与此官居间壁。 官前应试苦力疲,百钱得驴诧若飞。 君不见人生贵贱难如一,不是蹇驴偏有力。 鉴赏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官吏压迫剥削人民的现实主义力作。全诗可分两部分,采用对比的写法,表现了封建官僚在贵贱时的不同情态和形象,宛若两幅对比鲜明的漫画。 先看第一幅画面。在宽阔的河南省宜沟镇(今汤阴县南)的官道上,一位手持旄节的清廷要员,坐着五匹高头大马所拉的华丽帷车,前呼后拥,正急如星火地赶路。钦差大臣所过之处,地方上都为之准备了换乘的马匹。由于宜沟位处交通要冲,往来官员甚多,官家驿马早已难于敷用,只好征用民间的马匹和骡子。这些被征的马、骡,官家不仅不供给草料,就连马夫也得自带。生活在那个剥削深重时代的人民,本身就“无衣无食”,不能卒岁,又哪里还有饲料来喂这些被征用的马骡呢?所以这些可怜的畜牲走不上三里就无力支撑而饿倒官道。马病无力民夫何辜?然而官差的板子却打在了他们的身上。呜呼!“哀我征夫,独为匪民?”以上是前八句描绘的景象,采用的是全方位、鸟瞰式的画面,先把钦差大臣及其仆役们在往来宜沟镇时那种大规模地,挨家挨房征用民马、民骡的扰民行径进行粗笔勾勒,然后对官差殴打民夫作工笔描绘,一粗一细,活现出一幅钦差节使扰民图。接下来两句,写一个长着长胡子的奴仆,大概是钦差大人的总管吧,正跟在赫赫威势的仪仗队后面压阵,他狗仗人势地显得十分无理和肆无忌惮,一忽儿在众多的马骡中挑肥选瘦,一忽儿又在查访供他们沿途寻欢作乐的官妓。面对着一幅幅丑恶的画面,眼看着中原大地上“野田禾稻半枯焦”的千里赤野,正直的诗人已难于忍耐心中的怒火,不由发出了“民田要雨官要晴,一日正好兼程行”的长叹。人民盼雨,官们却要出太阳,他们需要晴天,只不过是为了便于赶路,一天走上两日之路罢了,为了一己私欲,竟置天下苍生于不顾。用这两句来作第一幅画面的结尾,正把那位钦差节使放到朗朗白日之下曝光,其虐民扰民罪行暴露无遗。 下面再看第二幅画面。面对钦差节使那种肆虐无忌的气势,这时候,一位车夫忍不住发话了,他向同行者无情地揭露了这位炙手可热的大员在从前的狼狈相。想从前,他曾经住在这个大员的隔壁,那时候,该员只不过一介寒儒,去赶考时累得精疲力竭,万分无奈地用一百文钱雇了一只驽劣的驴子,还竟然连声赞叹那驴子行走如飞。现在呢?又是马,又是骡的,在千万中供他选用犹嫌不快。难道是从前的“蹇驴”就真的有力而今天选来的马骡就不善于跑了吗?非也!而是他的地位起了变化,现在再也不是从前的穷书生。这是多么深沉的感慨!一幅“车前舆夫私语图”,为我们十分逼真地勾画了这个扰民钦差节使“小人得志,忘乎所以”的丑恶嘴脸。 这首诗采用了前后对比、揭老底的写法,对封建官吏的罪行作了鞭辟入里的揭露。稍类似于元曲中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具有较强的喜剧效果。然而,诗庄曲谐,作为一首诗,它不可能像套曲那样可以写得那样幽默,那样逗趣,那样活泼,它毕竟要显得凝重些,深沉些,典雅些,温柔敦厚、恕而不怒的传统诗教压抑了诗人的一部分愤怒。虽然如此,本诗仍然表现出通俗化、漫画化的特色,是一首具有较强讽刺力量的现实主义诗作。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