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
释义 |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 鉴赏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冬至节。我国古代对冬至甚为重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的记载,可见人们对冬至的重视。至今,有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 有一个冬至,作者是在邯郸(今属河北)的旅舍中度过的。他远游尚未到达目的地,投宿在驿站。长途旅行不免困乏,到驿站住在陌生的环境,听到的是异乡的方音,就不免增添了对故乡亲友的思念。过了秋分,夜晚的时间一天天增长,而这个增长的极限则在冬至之夜。 然而,人们通常是不大注意这种渐进的变化的,但旅途思家难以成眠的游子,对这一点却很敏感。他越是不能人睡,便越觉得冬夜漫漫,于是想到这“冬至”,这一夜是多难熬啊!其实,至夜之长客观上是有限的,而作怪的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俗话说愁人觉夜长,碰巧是冬至之夜,更大大增加了冬夜漫长之感。屋子里一盏孤灯、四面墙壁,使他感到十分孤单。但诗人并不直说孤单,却用“影伴身”的说法曲折表达出这层意思。写“伴”,却是与影为伴,更加显出“无伴”的寂寞。 在这样凄清孤寂的环境中,游子自然会想家,想亲人,这层意思,诗人也没有直说,而用家人深夜叨念着自己的想象来表现。由自己的夜深不寐,推想家人夜深不寐;由自己思家推想家人同样在思念自己。这样写把思家的情绪表达得更深,更迫切,表现出亲人之间那种心心相印的深厚感情。 这种表现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陟岵》,诗中写征人思家,而想象亲人叨念自己。唐诗中这种手法运用得更多。白居易多次运用这种手法,如《初与元九别忽梦见之及寤而书忽至》:“以我今朝意,想君此夜心”;《江楼月》:“谁料江边怀我夜,正当池畔思君时”;《望驿召》:“两处春光月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客上守岁在柳家庄》:“故乡今夜里,应念未归人”等等。 其他诗人如杜甫的《月夜》,由自己望月想到妻子望月思念自己,是通过“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来衬托的;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由自己思念兄弟想到兄弟思念自己,是通过“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富有特色的场面表达的。白居易此诗,则是通过揣想家人围炉谈说远游人情景表现的。它们有共同处,但各从生活真实中得来,并无雷同因袭之感。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