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大明 诗经
释义

大明

《诗经·大雅》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1〕,不易维王。天位殷適〔2〕,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3〕,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4〕。乃及王季〔5〕,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6〕,以受方国。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7〕。文定厥祥〔8〕,亲迎于渭。造舟为梁〔9〕,不显其光〔10〕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11〕,长子维行〔12〕,笃生武王。保右命尔,燮伐大商〔13〕殷商之旅,其会如林〔14〕。矢于牧野,维予侯兴〔15〕。上帝临女,无贰尔心。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16〕,维师尚父〔17〕,时维鹰扬。凉彼武王〔18〕,肆伐大商,会朝清明〔19〕

注释

〔1〕忱:信实,此处意为执著不变。斯:语气词。

〔2〕適(dí):同“嫡”。

〔3〕挚:古代国名。仲:排行第二。

〔4〕曰:动词词头,无实际意义。嫔:妇女,此处活用为动词,意为出嫁。

〔5〕王季:文王的父亲。

〔6〕厥:他的。

〔7〕伣(qiàn):好比。

〔8〕文:礼。祥:吉事。

〔9〕梁:浮桥。

〔10〕不:通“丕”,大。

〔11〕缵:继。

〔12〕长子维行:长子维亡。此句谓文王长子伯邑考早逝。

〔13〕燮:“袭”的假借字。

〔14〕会:《韩诗》作“”。《说文》:“,建大木,置石其上,发以机,以追敌也。”

〔15〕矢:“誓”的假借字。侯:语气词,加强语气。

〔16〕:一辆兵车驾四匹马叫“驷”,红马黑鬃白腹叫“”,泛指驾车战马。

〔17〕维:句首语气词。师:军师。尚父:吕望,武王尊称他为“尚父”。

〔18〕凉:《韩诗》作“亮”,《尔雅·释诂》:“亮,右也”,佐助。

〔19〕会朝:会战的早晨。

鉴赏

本诗是周人叙述开国史的诗篇之一。诗以时间为序,记述了王季、文王的婚配,他们的德政及武王伐纣的牧野大战。诗中交织着浓重的神话传说成分。作者以为君王之德如何决定着上帝是否肯赐他享有王位。全诗充溢着对王季、尤其是对文王、武王的溢美之情,给这些周的统治者涂上了一层浓丽的灵光圣彩。

首章是全诗的总纲。主要写天命无常,唯德是从,指出了天命之不可恃。前四句说,人间君主的政治清明,必然会在上天得到显现。上帝的主意并非一成不变,所以做君王也很不容易。按照周人的“天命观”,人间君主乃执行“帝”命而为天子,天命无常,唯德是从。其“德”的内容概括而言,即“敬天”“孝祖”“保民”。对那些违背仁德天心的虐民的暴君,它必然要夺其权柄而重新选择能代天保民的有德之人。本章后二句说天子之位虽然是殷商的嫡嗣(指纣王),然上帝却不让他统治天下。这就把读者的思路引向了将要叙写的事件上。

次章至六章叙述了王季、文王的婚配、生育及其德政。诗作紧扣天命移周、周室昌兴、颂赞及神化周国统治者这一中心。

第二章写的是王季的婚配、积累德行以及文王的出生。太任是挚国国君的二女儿,她从遥远的殷商属地来到周国地界,在周国京城与王季合欢成亲。太任是位贤妃。诗中略记曰“乃及王季,维德之行”,意谓她跟她的丈夫王季,只是做有德的事情。圣君圣配,共行大德。一方面表明“明明在下,赫赫在上”,上帝看在眼里,周王朝必定要昌兴,另一方面也在说明有此身披灵光之贤德父母,有文王这样的圣子是不奇怪的。末二句说,太任有了身孕,就生下了这个文王。

第三章写文王之德政及上帝的感应。说文王在位,办事恭谨认真,一片诚心侍奉上帝。其品德纯正无瑕,迎得了上帝的青睐,求得了大福的降临,四方的诸侯也纷纷归附于他。

诗篇的第四、五两章主要叙写了文王的婚配。诗中说,上天临视着下界,天命已经归集到周王朝。文王即位初年,上天就给他安排好了美满的婚姻。那女子在洽水北岸,在渭水旁边。洽水、渭水使人联想到水的清澈明净及生于斯间的人的秀美姣好。诗篇称扬了这个女子的仪容,这个女子叫太姒,诗中说她像是天帝的妹妹。如此称扬包括了她的外表美,也包括了她的内在美——天帝的妹妹不能是无德无能的。文王于是送上聘礼定下良缘,并制造船只连成浮桥,亲自到渭水边迎娶。这里写婚礼的隆重盛大,不直言迎亲人数之众多、婚礼场面之热烈,只写了“造舟为梁”这一场面。这是婚娶活动的准备工作,依此,其婚礼之盛大可以想见。这章叙事娓娓道来,有条不紊,从上天作合到太姒的仪容再到隆重的婚娶,写得真切自然,如在眼前。那闪着灵光的太姒形象给人印象极深。把武王父母神圣化,无非在于表明武王乃秉承天意的仁德之君,神化武王这一点在第六章写武王出生时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第六章说从上天发下命令,命文王改国号为周,改邑为京。太姒继太任之后,也是个贤内助。她的长子早亡,上天降下大恩让她生了武王。上帝保佑,命令这个武王,联合诸侯讨伐大商。这里给武王身上加上的圣灵色彩十分惹人眼目。且不论其德政如何,总之他从娘胎里出来就带了上帝的福赐、神圣的气息。

第七、八两章描写了武王伐纣,攻灭商王朝夺取王位的牧野之战。该诗抓住这次战争的几个重要场面加以生动描绘。诗篇以敌人的木石武器如林极言敌军的众多。在大敌面前,武王毫不胆怯,誓师动员时语言简短,铿锵有力,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我们周国要昌兴,上帝监视着你们,你们不能怀有二心。”寥寥数语,一个强君圣主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中还以“洋洋”极言战场的辽阔广大,以“煌煌”形容战车的鲜亮,以“彭彭”形容战马的强壮威武。以“鹰扬”——如鹰一样在战场上飞扬,写军师尚父吕望的勇猛驰击,辅佐武王指挥大军袭击商军,非常生动形象。这里“肆”字也用得极妙,把周军纵军疾驰掩卷袭敌的情景写得淋漓尽致。这里有战争的总体描绘,也有局部描写,把战争场面的宏伟壮阔及战争的激烈表现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

至此,商王朝已然油尽灯熄,王位移周。结尾照应首章,全诗戛然而止。

应该指出的是,该诗的中心是写商王朝气尽,天命唯周之“德”是从,王位移周。所以周室之“德”及牧野之战是重点。但诗作却以大量笔墨叙写王季及文王之婚配。这样写,一方面使娴静的生活情景与激烈的战争场面相结合,使诗的意境富于变化,增加了诗的情趣。更主要地还在于写家天下时代的王朝更迭时,向读者展示周室之“王家气象”。王季以千里之外的挚国国君的有德之女太任相配,太任千里迢迢由殷商属地来到周国同王季合欢成亲,尤其是文王以“伣天之妹”的莘君之女太姒为配,其婚礼隆重盛大,显示了周室的一派繁兴景象,使人深感周室不仅德配天地,宜据王位,而且周室之“气象”亦与一个王室相配。同时,王季、文王婚配的叙写增加了本诗的史诗气息。对一个王朝来讲,其大事无非政事、婚姻、生育。写一个王朝兴起,也不应略其婚配大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5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