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正宫·普天乐】拟昭君梦返旧皇宫山中友社 沈自晋 |
释义 | 南【正宫·普天乐】 拟昭君梦返旧皇宫山中友社 【普天乐】雁南秋,云平暮,极目断离魂路。久抛残环珮音疏,早拨断琵琶调苦。穹庐月冷倚徙黄昏步,蓦向枕畔关河随踪去。打叠起一抹胭脂,重整顿千般媚妩,却匆忙未及改换貂狐。 【雁过声换头】归途。玉关未阻,边城悄残角韵孤。横鞭骤马如云雾,趁寒飚下平芜。一霎时依稀故苑规模,繁华如绣谱。只道黄沙白草把孱躯误,谁想花簇上林还似锦片铺。 【倾杯序换头】踌躇。引翠娥,炤玉蜍,彷佛尚娇如故。遮莫顾影徘徊,靓饰名妆,隐约丰容,月底模糊。幸天颜有喜,六宫倾动,返香还玉。笑他每枉将拙手画来粗。 【玉芙蓉】君王带笑呼,粉黛含愁妒。又何如朔漠,骑猎雕弧。寒鸦对影惊相顾,昭阳殿云天际浮。追前事,悔当年画图,总输他构成词赋买相如。 【小桃红】更莫怨从前侮,且顾取今恩数。新云旧雨多回护,君怀妾意愁相龃。再来骄宠终难怙,顷刻里心下千转如辘。 【尾声】魂沉乱,思恍惚,忘却在貂窝毳曲。怎禁得霜月凄清一管芦! 鉴赏 王昭君出塞和番故事,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相关文学作品数以百计。但此套题名虽是“拟昭君梦返旧皇宫”,却并非真咏昭君,而是作者借题发挥,倾吐自己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久抛残环珮音疏,早拨断琵琶调苦。”环佩残缺,琵琶弦断,曲中的王昭君,身在异域,乡关望断,愁肠百结,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亲人。当获知自己终于有机会重返祖国,兴高采烈地梳妆打扮上路,乃至“匆忙未及改换貂狐”,这样的思乡之情该是多么的强烈!在归途上,看着边城故苑、黄沙白草的场景,她心里不禁一阵欷歔。返回京师,见到祖国城郭依旧、繁华如故,回到“花簇上林还似锦片铺”的皇宫里,君王热情接见,“天颜有喜,六宫倾动”,大得宠幸,乃至其他的六宫“粉黛含愁妒”,她一扫先前的委屈,扬眉吐气,欣喜有加。这与当年骑马入大漠、一步一回头的心情以及奇冷苦寒“骑猎雕弧”的胡人生活相比,真是天上地下。“更莫怨从前侮,且顾取今恩数。新云旧雨多回护,君怀妾意愁相龃。”当年的种种是非荣辱,此刻一同涌上心头,回想起汉廷和汉帝对自己的恩宠有加,不禁“心下千转如辘”。谁想好梦难长,正在甜蜜时刻,“怎禁得霜月凄清一管芦”,好梦犹在,却被一腔如泣如诉的胡笳声惊醒。一梦醒来,自己仍旧身“在貂窝毳曲”,还是和那些戴貂皮帽、穿臭皮袍的胡人在一起。梦境与现实,反差如此巨大,令人无法接受,更加忧伤懊恼!依照该曲的创作时间看,这位梦返故国的昭君,显然是作者的自我写照,沈氏在此是以“汉”代“明”、以“胡”喻“清”,很有可能是他自己做梦回到了故国京城,醒来后发现自己依旧生活在“貂窝毳曲”的治下,感慨万分,就借昭君之事抒发自己的遗民情绪。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