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企喻歌(其一) 北朝民歌
释义

企喻歌(其一)

北朝民歌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

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

鉴赏

这是一首表现北方民族尚武精神的乐府民歌。它刻画了一个纵横驰骋,所向披靡的孤胆英雄的形象。首二句“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读来震撼人心。借此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第一句破空而来,写这位“男儿”的心态,十分奇突。“男儿”两字先给读者一个大丈夫的印象。着一“欲”字,便形象地刻画了男儿决心做出一番豪壮事业的那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英姿。第二句笔锋一转,写出了“结伴不须多”的诗句来。唯其“不须多”,才正好衬托出这一孤胆英雄的刚勇犷悍、武艺超群来,可以想象,这一“男儿”一定是武艺精通,豪侠任气,从来就不把七尺之躯看得那么重,所以他在“欲作健”时,也就从来没有考虑过要找什么帮手。这两句,把“男儿”的英武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写,并不意味着赞颂“男儿”的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反衬他胆大艺高,勇武超群。诗人抓住“结伴不须多”这一富有特征的侧面进行具体描绘。“欲作健”,见其可爱之态;“不须多”,见其豪犷之性与勇悍之状。这一切又都展示了英雄尚武的内心世界,把一个孤胆英雄写得形神毕现,栩栩如生,笔墨极其精炼,笔力极其雄劲。

接下去诗人另辟蹊径,由实入虚,用“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两句,以十分贴切的比喻,来写这一孤胆英雄的纵横驰骋、所向披靡。这一健儿来到时,人们纷纷遁逃,就像鹞子在天空一飞,群雀都向两旁飞散一样。诗人以夸张的手法,新奇的比喻,写出了英雄的万夫莫敌之勇,给人以极其鲜明而飞动的形象感受。这既是对前两句的说明与补充,又是对前两句诗意的深化与扩展。

这首短诗,前两句实写,后两句虚写。虚实结合,使得作品摇曳生姿,颇具灵动之美。此诗取材的角度也很有特色。它仅仅撷取战前与战时这样两个片断来写,至于前前后后的情况,则让读者自己用想象去补充。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得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真如“经天飞”的“鹞子”,给人一种扶摇直上、一往无前的气势美,有力地突出了健儿强烈的战斗激情。这种写法,节奏短促,一气呵成,篇幅集中而内蕴丰富,在艺术构思上不落俗套,人物形象也因而显得特别鲜明。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30 1:4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