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绮罗香 张炎
释义

绮罗香

红叶

张炎

万里飞霜,千林落木,寒艳不招春妒。枫冷吴江,独客又吟愁句。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甚荒沟、一片凄凉,载情不去载愁去。长安谁问倦旅?羞见衰颜借酒,飘零如许。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为回风、起舞尊前,尽化作、断霞千缕。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

鉴赏

此词无明确纪年,但据词情看,当作于1290年初冬,地在元都(北京)。其年张炎四十三岁,为应元政府写经之征召而被迫北行,栖止京都,举目有山河之异,遂借眼前所见之“红叶”,抒其家国身世之感慨。

“红叶”之意象,经前代诗人叠用,已含有相当丰富复杂之意蕴。杜牧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处之“红叶”含有傲风霜之品格;崔信明诗“枫落吴江冷”,贾岛诗“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处之“枫叶”“落叶”象征着秋气之肃杀;而古诗中使用“红叶”字面者,则更多的是与“红叶题诗”“红叶为媒”等香艳故事联结在一起的。张炎“红叶”之咏,既糅合了关于此方面的典故、成句,又加以改制和组合,做到了“用事(而)不为事所使”(《词源》),使它成为表达自己此时此地心情的特定的意象。

起首“万里飞霜,千林落木”二句,写气候之严冷与百卉之凋零,既见北地之苦寒,又令人联想到元朝统治的淫威。第三句“寒艳不招春妒”,承上而出,意有几层:时已深秋初冬,寒气袭人,一也(此承上而来);越是寒冷,红叶却越见其“艳”(红),二也(此转出下文);“艳”则易招人妒,然而此时春花早谢,无法相妒,三也;而从红叶本身来言,虽然“霜叶红于二月花”,其本心却实在并不欲与众花争艳斗妍,故春卉(似指那些投靠新朝而富贵者)大可不必生妒意,四也。此句虽短,实为一篇中之主旨所在。但上文“寒艳”二字犹不足“缴足题面”,如红梅亦可称为“寒艳”,故下文即以“枫冷吴江”补点题目,兼抒“独客”(“独在异乡为异客”)之愁,由此而引出自南方初入京师之所见所感。“正船舣、流水孤村;似花绕、斜阳归路”,采用“流水对”的灵巧方法,既写出了船之行进、泊岸过程,又写出了目睹红叶飞舞似花而令人魂萦“归路”的心理活动,形神兼备,活而不。且把秦观名句“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分拆暗藏于此中,作为描绘“红叶”的背景,显得既凄又丽,启人联想。船入京师,渐近“御沟”,由于作者心情之恶,故从其眼中看来,“御沟”只是一条“荒沟”,其中流泻着的红叶,早无艳情之诗题载于上而仅能载愁而去!张炎本擅抒写艳情之词,此处所说,只是反语而已,目的是为抒写自己凄苦已极的愁情服务,故不惜作“翻案”文字,此即善“使事”之处。以上为上片,主要写沿途及初入京城之景象。

下片写身在京都而生的家国身世之感,亦以自身与红叶层层夹写,显得自然浑化。换头先写自身。“长安谁问倦旅”,“长安”借指元都,“倦旅”之“倦”则暗示作者此行,决非“求官”而来,否则才至京师不久,正该上下奔走才是,何来倦意?“羞见衰颜借酒”,化用前人“衰鬓霜供白,愁颜酒借红”(郑谷),“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陈师道)诗意,为自己“画照”。其中暗藏“霜”与“红”二字,故下句即由人绾合到经霜而变红的落叶之上。“飘零如许”,不独人之酒面与叶同红,且人之飘零、憔悴身世亦同于落叶也。更可注意者乃下二句:“谩倚新妆,不入洛阳花谱。”“倚新妆”,语出李白诗“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指杨贵妃及牡丹(芍药)花之富贵、妍丽。然于其上,冠一“谩”(徒、空)字,意有反指,即:红叶虽“艳”,然其品格属于“寒艳”,而非“春艳”;且从严格意义上讲,红叶非“花”,故不入《洛阳牡丹记》《群芳谱》之类花谱,群芳自不必前来相妒。此句一则自负才华(张炎于诗、词、书、画皆有特长),二则自明其志(内心实不欲与新朝合作),三则也含讽刺新贵之意在内。红叶既不能讨“赏花者”之喜爱,则其身世之可怜宜然也,“为回风”四句即写其随风舞落于夕照晚霞之中的飘零遭遇。而于此四句之后,词情又作新的振起:“记阴阴、绿遍江南,夜窗听暗雨”,意谓:今日残败不堪之落叶,在昔(特别点出“江南”字面,意味深长)也自有过绿荫如盖的盛况,不过此种“承平”时的景象,早已逝去,只为今日“夜窗听暗雨”、雨打残叶之景增添万分的惆怅而已。今昔盛衰,故国兴亡之感,全借此红叶之咏曲折写出。

东坡咏杨花词(《水龙吟》)有云:“似花还似非花。”前人评其妙处在于“不离不即”(刘熙载《艺概》卷四)。张炎“红叶”之咏,亦深得其妙。红叶似花,却又非花,有群花之“艳”而无群花之“媚”,写出其身份虽卑而品性甚高(耐寒)之特点;“红叶”是物,却又是人,观其今昔盛衰之对比,何尝不是自身遭遇之缩影?故张炎此作,亦为咏物之佳构,《四库提要》谓之“即景抒情,备写其身世盛衰之感,非徒以剪红刻翠为工”者是也。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0: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