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漂母墓 刘长卿 |
释义 | 经漂母墓 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 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 渚 春草茫茫绿,王孙旧此游。 鉴赏 题中“漂母墓”位于淮阴县码头镇东约三华里处,俗称泰山墩。北魏郦道元在其所著《水经注•淮水》中写道:“淮阴故城东西两冢,西者漂母冢也,周回数百步,高十余丈。” “漂母”,漂洗衣物的老妇。《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后遂用为典实。 对于漂母进食和韩信的知恩图报,成为后人的热门话题。遂以“一饭千金”“千金答漂母”“千金答浣纱”“漂母恩”“漂母食”“漂母惠”“漂母餐”等谓施恩赐怜,急人之难。用“漂母”指惠施的人,用“食依漂母”“淮阴饥”“韩信贫”等谓贫困或有本领的人处于厄境。比如李白《赠新平少年》就有“千金答漂母,万古共嗟称”的句子,对漂母和韩信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刘长卿这首五言律诗因经漂母墓而咏漂母事。四联说出四层意思。第一联“昔贤怀一饭,兹事已千秋”中的“昔贤”,当指漂母。作者的潜台词是说,虽然事过千年,但是漂母的精神却长留天壤。第二联“古墓樵人识,前朝楚水流”中的“楚水”,指淮水。对于这两句,宋末元初的方回《瀛奎律髓》云:“意深不露。盖谓楚汉兴亡,唯有流水耳。一老母之墓,樵人犹能识之,以其有一饭之德于时也。”笔者同意这种看法。出句实写,对句虚写,相得益彰。第三联中的“行客”当指作者。“渚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