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乌石滩 王鸣盛 |
释义 | 乌石滩 滩声欲驱山,山势欲束滩。水石本无情,相触因成喧。 悠扬止复作,决决还潺潺。静听恍有会,仙籁非人间。 梵呗流寒空,风松响层峦。有时急瀑来,一泻云涛翻。 不知水何猛,磨得石尽圆?磊磊错鹅卵,其色黄朱殷。 或作大篆文,或作古锦斑。篙师与水斗, 石滑不受篙,尺寸进转难。平生敛退心,苇间每延缘。 好语慰篙师,且让邻舟先。 鉴赏 “乌石滩”在今浙江省建德县乌石山下,作者生前曾到此来过,此诗便写了他路过此地的所闻所见和切身感受。 诗的开篇两句极佳,滩声简直要把山赶走,这虽是夸张,但这乌石滩水声音之大,已可令人想见了。而山势简直就像是要把这乌石滩捆绑住一般,这虽也是夸张,但也可见这乌石滩是处在群山环抱之中。诗人就是通过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和想象,既写出了乌石滩的方位和滩声之大,又相当形象地写出了滩声、滩声与山势相持相争的活景。第三句的“无情”二字,实际也是从起二句的想象而来的。 在简约地说明了滩声成喧的原因之后,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对乌石滩水声的描写上,水声悠扬,乍停乍起,忽为决决之音,忽为潺潺之声,凡听过山涧水滩流淌声音的人,恐怕都能体会到这种描写的真实和确切,然而作者似乎比一般人更注意聆听滩水的声音,当他静心而仔细地听了以后,恍然有所领悟,竟感到这种声音如同“仙籁”一般,非人间手工所能奏出;一会儿又觉得这滩声犹如佛教所唱的赞偈,随着风的吹拂,响遍了层层山峦和松林。王鸣盛生前对音乐的修养如何,我们一时还难以考出,但从以上十句对乌石滩水声的描写来看,功夫不会太浅,至少他对滩声的兴趣很大,并展示了他对这种声音所特有的一种丰富想象力。 在描写了乌石滩的水声后,接着便描写乌石滩的急湍和滩石。不过,那种犹如云涛翻泻的急湍很难像滩声那样静听,也不能像滩石那样静观,所以,作者还是把注意力和笔墨都集中在对滩石的描写上。由于长期的急湍冲击,这里的滩石都已磨成圆形,就如鹅卵一般,颜色则有黄、红、暗红等,有的则被冲出条纹,就如刻在卵石上的大篆文字一样,有的则如占锦上的斑纹。 当时作者是坐着小船去的,同行的还有一只木船,“ 此诗之妙,固然与作者对滩声和滩石的入神描写分不开,但细品下业,结尾的一段感受也颇重要,因作者开篇即言滩声与山势的相争,结处又写到“篙师与水斗”,“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