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双调·落梅风】 王克笃 |
释义 | 【双调·落梅风】 咏莺 翎毛贵,声韵娇,占春光锦衣花毛。这枝又上那枝高,到惹的鹪鹩笑。 咏蛙 青草畔,绿水涯,借阴凉逍遥长夏。雨余井底闹喧哗,几曾见东洋大。 咏蝉 吸清露,咽晓风,绿杨浓昼长人静。一声长啸海天空,忽惊断槐根梦。 咏蝶 香须细,粉翅纤,三百个名园都採遍。一番风雨一番寒,花落也空迷恋。 鉴赏 这是王菊逸的一组咏物之作,除这四首外还有《咏蜜蜂》《咏蜻蜓》等,大都短小精练,言简意赅,极易看懂。作者旨在通过对物的描写来表达内心对外界人和事的看法,所谓咏物皆是咏人也。 这四首小令写法基本一致,前三句均以作者对物的细致观察,写出这些物的形体、习性或声音。而后两句则物我互释,通过物的动作,言作者之欲言。 回到文本,《咏莺》中鹪鹩对莺的嘲笑恰似《庄子逍遥游》里蜩与学鸠之于大鹏。而形容欲望有限、极易满足的成语“鹪鹩一枝”也出于同一篇文章,《庄子·逍遥游》里有云:“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与《咏莺》一样,《咏蛙》之中的蛙不过是井底之蛙,表达的意思与《咏莺》主旨也差不多,都是讽刺那些见识短浅而又盲目自大的人。 《咏蝉》一令牵扯到一个典故,即南柯太守之事,后人多以“槐根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无常。在此令中,蝉没有太多的意象,不比得唐骆宾王《在狱咏蝉》与唐李商隐《蝉》以蝉起兴,以蝉自比,赋予蝉独特的神情和性灵。这里只是落脚到因蝉声起,破了槐安梦而显得意有所指,方才透露出作者真正之写作意图。且不论菊逸学问、思想境界如何,仅此一例,即可再次说明王菊逸之曲虽以朴素语言记录出人生体验,其所悟还是毕竟有限。 《咏蝶》亦然,前三句写了蝶之形态与勤劳,“三百个”当然不是确指,泛指而已。“一番风雨一番寒”后,蝶依旧执著于那些落花败枝,作者在这里再一次指出,人生如幻、富贵无常,太过执着换来的只有“空迷恋”。与菊逸的其他小令一样,无非是作者注意到了世态百相,提醒人们事事淡泊,以适心为生活之要。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