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韩奕 诗经
释义

雅·大雅

韩奕

奕奕梁山,〔1〕

巍巍梁山多妖娆,

维禹甸之,

是禹将它治理好,

有倬其道。

消除洪水开大道。

韩侯受命,〔2〕

韩侯来京受册封,

王亲命之:

周王赐爵亲谕告:

“缵戎祖考。

“侯位继你先祖考,

无废朕命,

谨遵我令勿违拗,

夙夜匪解。

治国日夜须操劳。

虔共尔位,

坚守职位尽忠诚,

朕命不易。〔3〕

受我策命最荣耀。

榦不庭方,〔4〕

诛逆伐叛正纪纲,

以佐戎辟。”

辅佐君王多报效。”


四牡奕奕,

四匹大马高又壮,

孔脩且张。〔5〕

仪队车驾气势昂。

韩侯入觐,

韩侯入周来觐见,

以其介圭,〔6〕

手捧命圭上朝堂,

入觐于王。

顶礼膜拜朝周王。

王锡韩侯:

王赐厚礼示嘉奖:

淑旂绥章;〔7〕

龙旗彩羽竿头张;

簟茀错衡,〔8〕

彩车簟席内外光,

玄衮赤衡;〔9〕

玄袍赤靴王侯装;

钩膺镂钖,〔10〕

铜钩镂刻饰马额,

鞹鞃浅幭,〔11〕

浅色虎皮蒙轼上,

鞗革金厄。〔12〕

笼头车轭金为环。


韩侯出祖,

韩侯返国行路祭,

出宿于屠。〔13〕

出城歇宿在屠地。

显父饯之,〔14〕

王命显父来饯行,

清酒百壶。

美酒百壶菜满席。

其殽维何?

席上荤菜是什么?

炰鳖鲜鱼。

清燉老鳖活烹鲫。

维何?

席上素菜又是啥?

维筍及蒲。

芦笋嫩蒲鲜滴滴。

其赠维何?

临行赠品是什么?

乘马路车。

高车驷马壮无匹。

笾豆有且,〔15〕

饯别盛筵情意重,

侯氏燕胥。〔16〕

韩侯心里多欢喜!


韩侯取妻,

韩侯娶妻喜满堂,

汾王之甥,〔17〕

妻的舅父是厉王,

蹶父之子。〔18〕

司马蹶父是岳丈。

韩侯迎止,〔19〕

韩侯亲往迎新娘,

于蹶之里。

蹶里大街喜洋洋。

百两彭彭,

彩车百辆闹嚷嚷,

八鸾锵锵,

车行鸾铃响叮

不显其光!〔20〕

荣耀显赫谁比上!

诸娣从之,〔21〕

从嫁众女巧妆扮,

祁祁如云。

行如彩云轻飘荡。

韩侯顾之,〔22〕

韩侯行礼三顾看,

烂其盈门。

满门光辉心欢畅。


蹶父孔武,

司马蹶父甚勇武,

靡国不到;

出征各国皆目睹;

为韩姞相攸,〔23〕

他为女儿择夫主,

莫如韩乐。

认定韩国是乐土。

孔乐韩土,

居住韩国乐事多,

川泽

山川广阔物产富。

甫甫,〔24〕

肥硕大鱼水中游,

麀鹿噳噳;〔25〕

众多麋鹿林中聚;

有熊有罴,

深山有熊又有罴,

有猫有虎。

幽谷藏猫又藏虎。

庆既令居,

庆幸得所尽妇道,

韩姞燕誉。

韩姞美名满国都。


溥彼韩城,〔26〕

韩国城垣坚又高,

燕师所完。〔27〕

燕人相助筑得牢。

以先祖受命,

韩侯祖先奉王命,

因时百蛮。〔28〕

控制戎狄防骚扰。

王锡韩侯,

王命韩侯继祖业,

其追其貊;〔29〕

追蛮两族掌管好;

奄受北国,

北方诸国你为首,

因以其伯。

诸侯方伯权势高。

实墉实壑,

修城挖壕多督促,

实亩实籍,

垦田收税多操劳;

献其貔皮,〔30〕

狐皮豹皮黄熊皮,

赤豹黄罴。

按时收纳贡王朝。

注释

〔1〕梁山:在今陕西省东部韩城县。相传禹治水由梁而岐(见《尚书·禹贡》),梁山治,周都镐京之北尽成沃野。

〔2〕韩侯:周有二韩,一受封于武王之世,在今陕西韩城县南,春秋时被晋所灭;一受封于成王之世,武王子封于此,在今河北省固安县东南。本诗“韩侯”,注家多指前者,但陈奂考证,当为“近燕之韩”,“北国之韩侯”。受命:受周王册命(将封侯之令写在简册上)。按周制,诸侯死,其子继位初立,须再举行册命典礼。此诗盖指韩侯世子受爵。

〔3〕不易:非轻易赐给,言极荣贵。一说不可更改。

〔4〕榦(gàn):正,通“征”,征伐。不庭:不来朝见周王,指叛周。方:方国。

〔5〕脩:美。张:大。此句泛指仪队。

〔6〕介圭:玉制的大圭,诸侯朝见天子的礼器、信物。

〔7〕淑:美。旂:画有蛟龙的旗。绥章:指缀于旗杆头上的染色羽毛。

〔8〕簟茀(diàn fú):车上席篷。错衡:画上花纹的车辕横木。泛指车饰。

〔9〕玄衮:画有龙纹的黑色礼袍。赤舄(xì):贵人穿的赤靴。

〔10〕钩膺:套在马颈上的铜制钩形饰物。镂:刻。钖(yáng):马额上的饰物。

〔11〕鞹鞃(kuò hóng):车厢前供人依靠的横木,束以皮。浅幭(miè):以浅色兽皮制的车上覆盖物。

〔12〕鞗(tiáo)革:马笼头。厄:通“轭”。金厄:饰辔头的金环。

〔13〕屠:地名,即鄠县之杜陵,在今陕西省西安东。

〔14〕显父:人名,周之卿士,奉王命为韩侯饯行。

〔15〕笾豆:盛放果菜的器皿。且(jū):多貌,形容菜肴丰盛。

〔16〕侯氏:指韩侯。燕胥:安乐。

〔17〕汾王:即厉王。厉王为国人赶跑,流亡于彘,在汾水旁,故时人称名其为汾王。

〔18〕蹶父(guì fǔ):周之卿士,一说为司马之官,姓姞。

〔19〕迎止:迎接。止:语气词。

〔20〕不:通“丕”,大。

〔21〕娣:古代诸侯婚娶,以同姓诸女陪嫁做妾,称为娣。

〔22〕顾:顾看。古代贵族男子迎亲,有三次回顾的礼节。

〔23〕韩姞:即韩侯之妻,因其姓姞嫁韩,故称。相攸:选择适宜的住所,这里实指择婿。

〔24〕鲂:鳊鱼。:鲢鱼。甫甫:大貌。

〔25〕麀(yōu):母鹿。鹿:公鹿。噳(yǔ)噳:众聚貌。

〔26〕溥(pǔ):大,广。

〔27〕燕:国名。周有南燕、北燕,南燕在今河南汲县,北燕在今河北大兴县,国君姓姬,与韩同姓。这里指北燕。据《竹书纪年》:成王十三年“王命燕师城韩”,可证燕助韩筑城,乃在韩侯先祖受命之初。

〔28〕因:依靠。时:通“是”,这,指韩侯。百蛮:古代指北方戎、狄等少数民族。《毛传》:“‘因时百蛮’,长是蛮服之北国也。”因韩地处北方边境,边防为其重要任务。

〔29〕追、貊(mò):北狄国名。

〔30〕貔(pí):一种猛兽,又名白狐。

鉴赏

史载,宣王即位后,“法文、武、成、康之遗风”,重振周室,扭转了厉王时“诸侯不朝”分崩离析的局面,使“诸侯复宗周”(见《史记·周本纪》)。《韩奕》正反映了这种“中兴”盛况。

诗中所写的韩侯,为北国诸侯。他地处边陲,尚能远道来京朝觐,接受周王册命,效忠周室,则中原各国,自可概见。诗人选此为题材,赞美宣王“能锡命诸侯”(《毛传》),威加海内,的确具有相当的典型性。

诗共六章,以韩侯的活动为主要线索,安排了朝觐受封、赐礼、饯行、完婚以及捍卫北疆得周王加封等场面和情节,极力突出周王对身负北方屏藩重任的韩侯的器重,也突出了韩侯的忠心和才干。诗以铺张夸饰见长。每一个场面,集中一点,反复铺陈,细致罗列,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如写朝觐大典上周王给韩侯的赐赠,什么旗,什么车,什么衣,什么靴,都一一言明;写饯行盛筵,荤菜是什么,素菜是什么,赠品又是什么,都细细数到。这些地方越写得细,越显出周王对臣下的厚恩深情,也显出韩侯地位不凡。在介绍韩国风貌时,也同样用铺陈法,极力宣扬韩国的繁荣富庶,连水中有什么名贵的鱼,山上有什么珍奇的兽,都写得具体入微,令人向往,则韩侯治国之功,自在不言之中了。诗的第四章写韩侯娶妻场面,更是极尽铺张扬厉:新娘是何等人物,“诸娣”是何等梳妆,新郎是何等荣耀,以及迎亲的车马如何喧阗、街上如何热闹,都绘声绘色,使人如身临其境。通过这一番铺张渲染,进一步突出了韩侯皇亲国戚的不寻常身份,则其听命周王、尽力捍卫周室,自然合情合理。

有趣的是,诗人在铺陈一连串场面时,为避免写法老套、单调,尽量做到“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按不同内容灵活变换陈述方式,场场有新招。如写赐赠,用直叙式,将所赐之物一一列出,琳琅满目;写饯行盛筵,则改用问答式——“其殽维何”“其蔌维何?”“其赠维何?”——一问一答,逐层推出,引人入胜。写婚娶,又用描述式,摹声绘影,将喜庆气氛,写得活灵活现。介绍韩地风物,则又用重叠式,“”“甫甫”“噳噳”等重叠词的连用,突出了韩地川泽之广,鱼鳖之多,麀鹿之奇;“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四个“有”字,更给人有“山外有山”、层出不穷之感。为避免平铺直叙,诗中对场次安排,也作了精心调度。如第四章先写韩姞出嫁,第五章借蹶父(韩姞父亲)遍走各国为女择婿,见韩之美,追叙韩姞为何嫁给韩侯,既交代了事情原委,又进一步烘托了韩侯之功,有映带之妙。正如前人所评:“此章并及择婿,文势更觉舒展……其联络脱卸处,几于无迹可寻。”(清方玉润《诗经原始》)从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诗人惨淡经营的艺术匠心。

这首诗以描写梁山、赞美禹功开头,接着写韩侯来朝,也很有讲究。乍看似乎是以梁山之高、禹功之大比赞韩侯,其实不是,因为小小的一国诸侯,尚不足与禹相匹配。《诗经》中赞颂天子之功,常配禹言之。如《大雅·文王有声》以禹治丰水比赞文王开国之功;《小雅·信南山》以禹继父志比赞成王光大祖业;本诗显然也是以禹治梁山,平水灾,比赞宣王平大乱,复周室,命诸侯。接着写韩侯来朝,正显示其拨乱反正、锡命诸侯的实绩。这一比兴开头,定下了基调,有笼罩全篇之势。为了突出赞美宣王这一主旨,诗的前后两章,均安排宣王对韩侯的锡命,那一次次谆谆的谕告,义正辞严,显示出天子居高临下的气势和协同万方、奋发图强、重振河山的决心与壮志,有力地突出了“中兴明主”的形象。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2: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