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永遇乐 李清照 |
释义 |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鉴赏 清照是为避乱而移居金华的。金人及伪齐南下,连续被挫,不得不于绍兴四年(1134)十二月退兵,因此清照很可能于绍兴五年又回到了临安(今杭州)。自此一直到清照去世,江南相对来说比较安定,她基本上流落在临安度过了贫困的晚年。此词就是清照这段生活的写照。 词的上片写今,写当前的景物和心情;下片从今昔对比中表现出盛衰之感。 起头两句写夕照鲜明,晚霞艳丽,暗示入夜后天气必然晴朗,正好欢度佳节。“人在何处”中的“人”指自己,“何处”指临安。分明身在临安,却反而明知故问“人在何处”,就更加反映出她流落异乡、孤独寂寞的境遇和心情来。接下去写春之早、景之妍。初春柳叶刚刚出芽,略呈淡黄色,但由于烟雾的渲染,柳色似也很深,故曰“染柳烟浓”。梅花开得最早,而笛谱有《梅花落》曲,故李白《听黄鹤楼上吹笛》云:“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作者流徙异乡,怀念旧京,闻笛之声而思及李诗,故曰“吹梅笛怨”。既然“春意知几许”,她是否又有“多少游春意”呢?也许因为年龄更老、忧患更深了吧,她这回却想到:尽管现在的天气如此之好,难道转眼之间就不会刮风下雨了吗?这就显示了她历尽沧桑之后,对于一切都感到变幻莫测,因而顾虑重重的心理状态。既然如此存心,对于一些贵妇人来邀请她出去游赏和赋诗饮酒,当然就只能婉言谢绝了。 下片分两层:前六句忆昔;后五句伤今。“中州”以下,从眼前的景物和心情,想到汴京沦陷以前的繁华世界。那时节,不但社会显得繁荣,清照也很空闲,对每年的元宵节都十分重视,头上戴着翡翠冠子,还插上应景的首饰,力争插戴得十分漂亮,才出门游赏。可是现在呢,完全不同了。所以“如今”以下,又转回眼前。人,憔悴了,蓬头散发的,谁还愿意“夜间出去”呢?还“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算了。这一结,不但有今昔盛衰之感,还有人我苦乐之别,所以更觉凄黯。 清照晚年的词,非常具体、生动地反映了她精神生活方面的变化,而对于她物质生活的变化,则涉及很少。这首词却给我们透露了一些。首先是她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这就反证了词人暮年,闺门少暇。归来堂中的赌书泼茶,建康城外的戴笠寻诗,恐怕早已被琐屑的家务劳动代替了。由于贫困,不得不亲自操作,就忙了起来,这是可以推知的。其次是她说“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不会发生在深宅大院、有重重门户的大户人家,也绝不是上层妇女的行为。只有一般市民,住宅浅狭,开门见街,妇女才有垂下帘子看街上动静和听行人说话的习惯。而她竟然也如此,则其生涯之潦倒,就可想见了。 宋末刘辰翁曾和此词,小序云:“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乙亥是公元1275年,到1279年,南宋就亡了。刘辰翁正是从这首词中以小见大,即从其所写的个人过元宵节时的今昔之感,看到国家的兴亡、广大人民丧乱流离的痛苦。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