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鹦鹉赋 祢衡
释义

鹦鹉赋并序

祢衡

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1〕,有献鹦鹅者,举酒于衡前曰:“祢处士〔2〕,今日无用娱宾〔3〕。窃以此鸟自远而至,明慧聪善〔4〕,羽族之可贵〔5〕。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6〕,不亦可乎?”衡因为赋,笔不停缀〔7〕,文不加点〔8〕

注释

〔1〕黄祖:东汉末年原为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地区)太守,在当时割据形势下,亦不听调遣,俨然为一方君主,故称其子为太子。太子:指黄祖的长子黄射(yì),与祢衡最为友善,是时为章陵太守。

〔2〕处士:有才名而无官职的人。

〔3〕无用:无以,无有什么……。

〔4〕明惠聪善:聪明善良。

〔5〕羽族:鸟类。

〔6〕荣观:使人赏悦的荣耀景象。

〔7〕缀:连缀,指写文章。

〔8〕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一挥而就。

惟西域之灵鸟兮,挺自然之奇姿〔1〕。体金精之妙质兮〔2〕,合火德之明晖〔3〕。性辩慧而能言兮〔4〕,才聪明以识机〔5〕。故其嬉游高峻,栖跱幽深,飞不妄集,翔必择林〔6〕。绀趾丹觜〔7〕,绿衣翠衿〔8〕。采采丽容〔9〕,咬咬好音〔10〕。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11〕

注释

〔1〕惟:发语词。西域:泛指我国西部地区。传说鹦鹉产于西部的陇山,故冠以“西域”。灵鸟:鹦鹉能仿人言,故名。挺:突现。

〔2〕体:犹言“以……为体”。金精:古人认为西方属金,主白色。因鹦鹉的羽毛有白色,所以称为金精。

〔3〕合:配合。火德:古人认为南方属火,主赤色。因鹦鹉的嘴是红色的,所以称为火德。

〔4〕性:天姿。

〔5〕识机:知道事情变化的枢纽,即有预见的智慧。

〔6〕妄集:随便停息。

〔7〕绀(gàn):青而带红的颜色。觜:同“嘴”。

〔8〕绿衣翠衿(jīn):指鹦鹉有翠绿色的羽毛。

〔9〕采采:盛装之貌。

〔10〕咬(jiāo)咬:象声词,指鹦鹉的叫声。

〔11〕配:匹。鸾皇:鸾鸟和凤凰。

于是羡芳声之远畅,伟灵表之可嘉〔1〕。命虞人于陇坻〔2〕,诏伯益于流沙〔3〕。跨昆仑而播弋〔4〕,冠云霓而张罗〔5〕。虽纲维之备设,终一目之所加。且其容止闲暇〔6〕,守植安停〔7〕;逼之不惧,抚之不惊〔8〕;宁顺从以远害〔9〕,不违忤以丧生〔10〕。故献全者受赏,而伤肌者被刑〔11〕

注释

〔1〕伟:形容词意动用法,意思是认为灵表是壮美的。灵表:美好的外表。

〔2〕虞人:古代掌握山泽禽兽的官吏。陇坻(dǐ):山名,即今甘肃的陇山。传说为产鹦鹉之地。

〔3〕伯益:传说古代掌管山泽的官。相传由于他善于畜牧和狩猎,舜任命他为虞人。

〔4〕播弋(yì):设置一种射鸟的器具。弋:古代系有细绳的箭,用于射鸟。

〔5〕冠云霓:在云彩和霓虹之上,形容置身极高处。

〔6〕容止:仪容举止。

〔7〕守植:守志,抱着志向。安停:安定。

〔8〕逼之不惧,抚之不惊:形容鹦鹉的闲暇安定。逼:迫,近。

〔9〕远害:避害。

〔10〕违忤:违背,违逆。

〔11〕全:指被捕获的鹦鹉完好无损。

尔乃归穷委命〔1〕,离群丧侣;闭以雕笼,翦其翅羽〔2〕;流飘万里〔3〕,崎岖重阻;逾岷越障〔4〕,载罹寒暑〔5〕。女辞家以适人〔6〕,臣出身而事主〔7〕。彼贤哲之逢患〔8〕,犹栖迟以羁旅〔9〕。矧禽鸟之微物〔10〕,能驯扰以安处〔11〕?眷西路之长怀〔12〕,望故乡而延伫。忖陋体之腥臊〔13〕,亦何劳于鼎俎?

注释

〔1〕尔乃:于是。归穷委命:归于困境而听任命运摆布,无可奈何。

〔2〕翦:同“剪”。

〔3〕流飘:迁徙漂流。

〔4〕岷:岷山。在今四川省和甘肃省交界的地方。障:山名,在今甘肃省西部。

〔5〕载:再,又。罹:遭逢。

〔6〕适人:嫁人。

〔7〕出身:献身,指出任。

〔8〕贤哲:贤圣明哲之人。

〔9〕栖迟:游息。

〔10〕 矧(shěn):何况。

〔11〕能:能不。驯扰:驯服,驯顺。安处:安于居处,指接受人的驯养。

〔12〕眷:怀念。

〔13〕陋体:鄙陋之体。腥臊:指味道不鲜美。

嗟禄命之衰薄〔1〕,奚遭时之险巇〔2〕?岂言语以阶乱〔3〕,将不密以致危〔4〕?痛母子之永隔,哀伉俪之生离〔5〕。匪余年之足惜〔6〕,慜众雏之无知〔7〕。背蛮夷之下国〔8〕,侍君子之光仪〔9〕。惧名实之不副〔10〕,耻才能之无奇。羡西都之沃壤〔11〕,识苦乐之异宜〔12〕。怀代越之悠思〔13〕,故每言而称斯〔14〕

注释

〔1〕嗟:感叹。禄命衰薄:犹命苦福薄。

〔2〕奚:疑问词,同“何”。险巇(xī):险恶,颠危。

〔3〕阶乱:祸乱之阶。孔子曰:“乱之所生,则言语以为阶也。”

〔4〕将:抑或,还是。

〔5〕伉俪(kàng lì):夫妇。

〔6〕匪:非。

〔7〕慜(mǐn):怜悯。

〔8〕背:离开。蛮夷:古代对中原国土以外的少数民族的鄙称。下国:小国。

〔9〕君子:对鹦鹉主人的尊称。光仪:光彩和仪表。

〔10〕不副:不相称。

〔11〕西都:指长安。

〔12〕异宜:各有所宜。

〔13〕代:古郡名,在今河北西部、山西北部,以产马著称。越,即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地区,盛产鸟。代马越鸟,皆有不忘故乡之意。

〔14〕斯:此。指怀念中的故乡。

若乃少昊司辰〔1〕,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长吟远慕〔2〕,哀鸣感类〔3〕。音声凄以激扬〔4〕,容貌惨以憔悴〔5〕。闻之者悲伤,见之者陨泪〔6〕。放臣为之屡叹〔7〕,弃妻为之歔欷〔8〕

注释

〔1〕若乃:于是。少昊(hào)、蓐(rǔ)收:古代传说中主宰秋季第一个月的父子二神。《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其帝少昊,其神蓐收。”司辰:掌管节令。

〔2〕远慕:思念远土。

〔3〕感类:想念同类。

〔4〕音声:声音。激扬:激越清扬。

〔5〕憔悴:瘦弱萎靡的样子。

〔6〕陨泪:落泪。

〔7〕放臣:被贬逐的臣子。

〔8〕弃妻:弃妇。歔欷(xū xī):抽泣。

感平生之游处〔1〕,若壎篪之相须〔2〕,何今日之两绝〔3〕,若胡越之异区〔4〕?顺笼槛以俯仰〔5〕,窥户牖以踟躇;想昆山之高岳〔6〕,思邓林之扶疏〔7〕。顾六翮之残毁〔8〕,虽奋迅焉其如〔9〕?心怀归而弗果〔10〕,徒怨毒于一隅〔11〕。苟竭心于所事〔12〕,敢背惠而忘初〔13〕?托轻鄙之微命,委陋贱之薄躯。期守死以报德〔14〕,甘尽辞以效愚〔15〕;恃隆恩于既往,庶弥久而不渝〔16〕

注释

〔1〕游处:同游共处的伴侣。

〔2〕壎篪(xūn chí):两种乐器名。壎:古代一种用陶土烧制的乐器。篪:古时一种用竹管制成的乐器。壎篪相和,表示兄弟和睦相处。

〔3〕两绝:应为“雨绝”。以雨从云天降落,与云天隔绝,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再无重逢的希望。

〔4〕胡:指北方边远之地。

〔5〕笼槛:鸟笼栅栏。

〔6〕昆山:昆仑山的简称。

〔7〕邓林:古代神话传说中夸父追日遗下的手杖,化为邓林。见《山海经·海外北经》。扶疏:树叶茂盛纷披。

〔8〕顾:回看自身。六翮(hé):翅膀。翮:鸟羽的茎。

〔9〕奋迅:奋飞。焉如:何往,能到哪里去。

〔10〕弗果:未果,未能如愿。

〔11〕怨毒:怨恨。

〔12〕苟:只得,唯有。所事:所侍奉的主人。

〔13〕敢:岂敢。背惠:背恩。忘初:忘掉捕捉者初时加于鹦鹉的恩惠,指捕捉者未伤及它的一根羽毛。

〔14〕期:必,表示决心。

〔15〕尽辞效愚:言无不尽地贡献自己的愚诚。

〔16〕庶:大概。渝:改变。

鉴赏

祢衡(173—198年),字正平,平原般(今山东临邑)人。为人能言善辩,且刚直不阿,好恃才犯上,常蔑视权贵,为名流所痛恨。献帝兴平中避难荆州,建安初来游许下。与孔融友善,孔融深爱其才,多次称述于曹操,曹操欲见他,而衡却称狂病不肯前往,并出言不逊。曹操听说衡善于击鼓,于是召为鼓吏,想借大会宾客之机羞辱衡,结果反被衡所羞辱。衡在曹前更衣,裸身而立,毫无愧色。后又坐于曹营大门,以杖捶地大骂。曹操大怒,想杀他,但又慑于衡为名士,不敢亲自加害,于是便用借刀杀人之计,派人将衡押送刘表处。一开始,刘表非常器重他,但后因不能容忍衡的侮慢,袭用曹操之计,将衡送于性情残暴的手下大将江夏太守黄祖处。开始黄祖尚能以礼遇之,其子黄射尤善于衡。但最终还是触怒了黄祖,被祖杀害。死时年仅26岁。

祢衡不仅是一位有骨气的文人,而且还是东汉末年著名辞赋家。原有集二卷,可惜已佚,仅存《鲁夫子碑》、《颜子碑》、《鹦鹉赋》及《吊张衡文》。他的赋笔墨酣畅,如行云流水,同时又悲凉刚烈如同其人。《鹦鹉赋》为其代表作。

鹦鹉以其羽毛艳丽,叫声婉转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千百年来,悠闲者养鹦鹉,作画者画鹦鹉,文人骚客赋鹦鹉,但大多是把鹦鹉当作一种观赏之物去养、去画、去赋的。祢衡的赋鹦鹉与众不同,是把鹦鹉当作自己去赋的。据《后汉书·文苑传》、《鹦鹉赋》赋前小序等记载,祢衡在黄祖处,与其子黄射友善,过往甚密。一次,黄射大会宾客,有人进献鹦鹉,射嘱其作赋。与鹦鹉相同的遭遇,祢衡触发了灵感,文思潮涌,笔不停辍,文不加点,挥洒成篇。全赋通篇以鹦鹉自况,托物言志。借写鹦鹉的不幸遭遇及其忧伤的心境,形象地表达作者生不逢时、寄人篱下、委曲求全的痛苦心情,曲折地控诉了反动统治者设置陷阱、残害贤才的卑劣行径,巧妙地展示自己愤世嫉俗,不肯同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由于鹦鹉的形象和作者的形象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所以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真可谓是赋作之上品。

全赋可以分六段。

第一段说鹦鹉的与众不同,是其傲岸自负、清高不群品格的自然流露,也是作者形象的自画。由于所赋之物鹦鹉就在面前,所以作者不枝不蔓,直陈鹦鹉不凡的外表。这是作者超世脱俗不肯和腐朽势力同流合污高贵品质的形象化体现。然后作者进一步调整色彩,描绘鹦鹉艳丽的容姿。“绀、丹、绿、翠”四种颜色相搭配,色彩斑斓;再加之以“咬咬”好音,使鹦鹉的形象更臻完美。最后水到渠成,画龙点睛,一气呵出此段的赋眼:“虽同族于羽毛,固殊智而异心。配鸾皇而等美,焉比德于众禽?”将鹦鹉的形象推向了更高的境界。气势磅礴,读之若金石之声,非大手笔难及于此。

第二段写鹦鹉因不同凡响的外表和举止所招致的不幸遭遇,是对容不得才志之士的黑暗社会和腐朽政治的揭露和控诉,同时也反映了作者面对强暴,不卑不亢,但又束手无策,只能委曲求全的心迹。

第三段写鹦鹉被捕后的遭遇及忧伤的心情。先是缠绵悱恻,最后大声疾呼。寄人篱下的苦楚,失去自由的悲哀,对故乡的思恋以及对反动统治者的愤恨,无不跃然纸上。

第四段写寄人篱下、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痛苦心情,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不肯同腐朽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且在政治上又不得志,因而他的心情是极为痛苦的。因此,第五段继续以鹦鹉自况,写寄人篱下的痛苦心情,哀怨凄切、悲凉断肠,读之往往使人悲之而盈泪,怜之而歔欷,不能卒读而生出无限的悲哀和同情来。

第六段借对鹦鹉心理状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政治和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理想破灭后的极其怨恨的心情,最后表达了作者只好委曲求全的态度,是言不由衷的敷衍。严酷的现实触动了作者的化身鹦鹉对过去的回忆。

综上,《鹦鹉赋》的最大特点就是托物言志,通篇以鹦鹉的形象自况,并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地。感情真挚,无半点矫揉和造作。其次是文章流畅,起承转合,水到渠成,一泻千里。表现了作者非凡的艺术天才。《鹦鹉赋》是辞赋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祢衡则无疑在辞赋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18:38